第294章(第3/4頁)

韓愈:“我還是那句話,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裏稱也。”

但有信念的人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誰都攔不住。

魏征、顏真卿、劉宴、姚崇、郭昕、高適、李德裕……等數十人前來情願,想要去重整河山。他們當然可以自行去投胎,但他們情願的目的很簡單:“希望閻君能保證我們能投胎到丞相、將軍、節度使家中。二十年後,還人間海晏河清,還閻君太平盛世。”只是沒法明著說還給閻君輪班休假。

“人都說寧為盛世犬,不為亂世人。還望閻君顧念民生疾苦,慈悲為懷。”

“人間太平了,地府也就清凈了。”

“憑我們這些人,足以還人間太平。”

閻君們在百忙之中關起門來聽他們說話,沒想到說的是這些事。他們也開啟屏障,互相低聲詢問:“如何?”

“太理想了,這哪能成功。”

劉莊有些焦躁:“為什麽不能?地府真的不能幹預人間的事?除了設立地府,保證三界的怨氣不要積累太深,令惡人有其果之外,我們就只能坐視不理嗎?人非草木,豈能無動於衷。既然人間興替不全由天命,天命也可以更改,我們為什麽不能改動?”

“因為我們的智識有限,不能顧全萬鈞。”

嬴政比較婉轉的說:“天帝安排的皇帝,似乎也沒有顧全萬鈞。”不是很婉轉,但他已經盡力了。還記得咱們在十六國時期經歷了什麽加班地獄嗎?當時安排好的皇帝呢?雖然說當時局勢焦灼,沒有人有能力有條件統一天下,但難道這是天命安排的?顯然不論是昊天上帝玄天上帝還是五帝,從來不安排人間。

既然天帝不安排,那我們是不是可以做些什麽?眼看著事情就在眼前,有能力,能辦事,偏偏不做,這叫人很難過。

別的閻君比較冷靜:“這不是無動於衷,你有沒有想過,他們未必會齊心協力。”

“春秋戰國的能臣謀士投胎到人間,由此引發群雄逐鹿楚漢相爭。漢朝的名臣投胎去人間,由此三國鼎立,十六國紛亂不休。他們有能力,想要蕩平天下,卻各為其主。”

這才是問題關鍵,他們大可以逆著局勢回到人間,源於靈魂中的能力也不會被肉體磨滅,但去了人間之後呢?會受到立場的影響,也會受教育的影響。丞相之子會忠君愛國,節度使之子難道不想自保?不想逐鹿一方?

“誰也不知道二十年會發生什麽事,人間從來不缺忠臣良將和勇士,缺的是用他們的人。倘大廈將傾回天無力,皇帝昏聵奸佞當道,即便管仲樂毅在世,諸葛亮王猛常隨左右,武廟名將分列十六衛,也無能為力。”

現實殘酷先不用提,這個人員安排真是棒棒噠。管仲能給國家搞錢,諸葛亮王猛搞好內政,剩下就是打仗了。

嬴政沉默良久,想起自己特別想要的李牧。這話說的不假,六國並非沒有人才。

於是就把這些話告訴他們。

人間有很多優秀的人才埋沒著,皇帝只要用心找,仔細用,可以中興。而且你們計劃的太簡單了,投胎去之後,很難說父親會不會獲罪、被夷族。

話說的沒錯,但這道理他們看的比閻君清楚,早就考慮過了。攔住他們的只有一點,那就是投胎去依然隨機,看氣運,雖然他們有九成九的概率會成為人——還有0.1成的概率變成祥瑞——但若是隨機到了桃花源記那樣的地方中,豈不是白去一趟?

嬴政嘆氣:“投胎這件事如果不隨機,不要讓某些愚昧的牲畜投胎成人,天下就太平的多。”

“就是!”

“那不行,要投胎的魂魄和人的數目不相等。”

“我是說如果。”

“如果是這樣就好了。”劉莊從桌子下面掏出一份卷軸:“內人近些年(二百多年)間看了小說無計其數,自己也動筆寫了一份,拙作,諸位見笑。”

明德·特別愛寫點什麽·馬皇後寫的小說。寫地府對人間嚴加管控,不達標的人禁止投胎成人,長此以往,人間充滿了聖人一樣的精魄,矛盾和紛爭變得非常柔和,再也沒有人存心害人、損人不利己。遇到外地入侵時人人奮勇爭先,萬眾一心。

閻君們傳閱之後,用‘你妻子真是天真可愛’的眼神瞅著他,隨即繼續低頭工作。

……

張議潮還未徹底恢復祖輩的榮光,但也已不再是奴隸。他的軍隊取名為歸義軍,‘唐’的大旗再次飄蕩在孤城上,吐蕃一次次前來攻擊,歸義軍早已破釜沉舟,憑著一腔孤勇和指揮得當,屢戰屢勝。甘州、蘭州、瓜州等附近州城的唐民聽說了歸義軍的大名,紛紛起義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