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第3/4頁)

李世民近來哭了數次,感與許多人的偉烈義舉,不勝唏噓。又被杜甫的事催淚。捶了李旦一拳:“你,寫封信表彰他。”每個皇帝都有不少印,除了傳國玉璽之外,常用的帶去陪葬的也有十幾枚到幾十枚不等。

李旦也很感動,只是覺得少:“我如今不能給他們加官進爵,一封信”我還有錢嗎?

武曌揉揉他的頭:“你懂什麽,我給狄仁傑寫詩他就很高興。”他們圖的不是加官進爵,是為了熱血和大義。如果皇帝能看到,知道,給感情上的回應,這重若千金。

李旦老老實實的寫一篇。

李淵看完之後就撕了:“這什麽玩意,重寫。”一點都不真情實感。寫的那麽假惺惺,像他娘。

他就又寫。

武曌:“你是個皇帝,別這麽窩囊。改。”

李世民:“叫你穩重,沒讓你與人格格不入。”

李淵:“我就說缺乏感情,空洞乏味!”

武曌:“您沒說出口,哦,是旦兒沒能心領神會。”

李世民:“嗤。”

武曌:“讓你以情動人,沒讓你寫的好像痛哭流涕。”

李淵道:“寫長點,惜字如金的勁兒隨誰。”

李世民道:“貴精不貴多。這句用典不對,張巡和飛將軍、伏波將軍的情況不一樣,換做耿恭。”

李淵:“廢話太多了,羅列詞匯做什麽?”

自從安史之亂開始後,他們的計劃就被打斷,那些被塞進各個部門的宗室都忙的沒時間見親人、交換情報,更沒時間向上升職。地府也一下子就放松了條件,不僅有貓閻君頂替了退休閻君的位置,還有很多生前頗有才幹的人自覺主動的開始工作。他們倆反倒有了更多的空閑時間。

李旦討饒:“是我的錯,我慢慢寫,祖宗們不要急,慢慢教我。”

長孫無病看不下去了:“你替李隆基解釋什麽?被奸人蒙蔽聖聰?這就是自欺欺人。大臣們不能罵皇帝,你還不能?”

武曌實在看不下去了:“起開,我來。”

李世民郁郁的說:“你一貫樂意代勞。”

武曌冷哼一聲:“若在武周一朝,安祿山早就被來俊臣烹了。”只要來俊臣跟我說他要謀反,我就能信,讓他試試。

一言已出,皇帝們哭笑不得,氣的肝疼。

被甲方媽媽,甲方爺爺,甲方祖宗包圍的乙方實在是可憐。

幸好甲方媽媽看不下去了,提筆就上,筆走龍蛇的寫了一篇賦。開篇先罵李隆基及安祿山,第二段盛贊義士、烈士,為國家拋灑熱血,擎天白玉柱,國之股肱。第三段勸勉眾人,義舉青史留名,朕心中亦知卿等忠勇。

機智的則天皇後趕在其他人雞蛋裏頭挑骨頭之前:“我拋磚引玉,唐朝子民誰不敬仰高祖太宗,何不寫詩一首以謝忠臣?”

李淵:“早有此意,哪用你說。”

父子二人有感而發,寫的極佳。

李世民惆悵道:“想不到我也有窮的時候。”陪葬品都換寶貝女兒了,雖然閻君沒有都取走,但這些年花的太多。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劃拉劃拉還是輕易找出玉帶一條,黃金百兩。

李治正在和蘇定方、薛仁貴、劉仁軌幾人在一起喝酒,抓著蘇定方的袖子:“當年為卿保全信義!今日要卿為我,再做一件事。”他說的是蘇定方攻破西突厥,把西突厥可汗都曼抓了,朝堂上要求處決展覽。蘇定方說他已經答應都曼,免去死罪。李治震驚了一會,同意了。

蘇定方:“主公,您說。”

“去勸服武士彟,讓他不要再表現出對媚娘的敵意。他們父女理應和解。”

“這……”

李治也就說實話了:“若如此,媚娘再有什麽異動,會告訴他,讓他告訴我。”自己雖然沒給她泄露什麽訊息,但是郭聖通、獨孤伽羅,兩個女兒和弘兒、王菱等無數人,都與她有私。我看不住她。我勸過他,他勸我不要被美色所迷惑……

“遵命!”

……

顏真卿對著找回來的侄子遺骨寫下《祭侄文稿》,筆跡悲慟淩亂,文字已不足以承載悲傷。他哥哥顏杲卿屍骨無存,他原是安祿山部下,安祿山謀反之後,顏杲卿設計誅殺了安祿山部將,並舉兵反抗。可是失敗了。

朝堂上對於張巡有爭議,一些雖然逃難但還能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的人瞎叭叭,但李亨還是堅定的給張巡追封立廟。

張巡正好窮著呢,百兩黃金分贈給幾千士兵,他就留了皇帝們的書信詩句。

太子和太孫則在找沈氏,她在史思明第二次攻破洛陽時失蹤了。

國家漸漸安定下來,唐代帝後斷絕了兩年多的祭祀又重新續上。

李泌被排擠走了,皇帝寵愛魚朝恩、李輔國。

楊思勛大為不滿,魚朝恩那配統領神策軍!我當年真有軍功,魚朝恩只會搗亂,坑李光弼郭子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