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第2/4頁)

拿來的有粥,有魚湯,有胡餅,還有一些被祝告過的酒。

眾人分明是饑腸轆轆,看著這些東西卻吃不下去。

張巡命令道:“吃。”

於是眾兵將往嘴裏硬塞了一氣,旁邊就是被攻破的城池,喉頭發哽,撕咬著餅子,大口喝著魚湯,就像在吞噬敵人的血肉。

閻君殿中在看這裏的情景,聽說城墻要被攻破之後,就開始看。

嬴政拍案:“應該給他神鬼丹。我已經說過了,在安祿山之亂前,他就是已經掛名的直臣。”守城不算什麽,守城時能屢次出擊,敢戰,站而能勝……這樣一個人若在我這裏,得發揮多大作用!

總有一些人的名字,在他們還不知道的時候,就記在各部門領導的小本本上,後面標注了‘要’‘一定要’等字。吃人這件事呢,如果貪生怕死,那該下地獄。他自己不怕死,對別人的要求沒有高過對他自己的要求。

另外有三位閻君表示贊同:“江淮兩地的和平來之不易,靠的就是張巡。”

“唐朝是否安在不重要,但安祿山這樣的禽獸不能奪取天下很重要!”要換,你也給我換個好的。

“連叛軍都能被他感化,歸降死戰,我覺得應該給。畢竟已經有些人聯名上奏,說他們是不想餓死,甘願被殺。”去打仗沒有力氣,活著又餓得難受,投降又害怕,就幹脆一死了之。有幾個。

另外八位閻君認為不能給神鬼丹,可以招募到禁軍中,或是屯田、地獄等部中,但神鬼丹不行。畢竟殺人,吃人。讓他靠自己修行。

“你們如果說不行,就拿出更好的解決辦法來。當時能怎麽辦?開城投降?安祿山不止一次讓投降的士兵自相殘殺,他們所過之處化為焦土。將士不開城投降是職責所在。不投降呢?他們想盡一切辦法找吃的,飛鳥和蟲子都吃光了,但凡有一袋米,也不會吃人。你們即便是事後諸葛亮,能想出更好的辦法來,我們就不堅持給他丹藥。要我看,他吃人這事兒不對,把罪責分給李隆基、安祿山、賀蘭啥啥還有那個誰,就對了。待忠義之薄而保奸邪之厚邪!”

“你們忘了麽,人只要竭盡全力去救人,舍己為人,不求名利,就會有優待。”優先招募、減稅、減勞役……一路增加到神鬼丹或修行法門。

孫武子:“我同意給神鬼丹。”這用兵之巧妙,更勝兵書。

“讓他先在智囊團中寫書傳名。有時候我們局外人都得協商,他能臨機應變。不是所有人被逼入絕境都能想出辦法來。”

劉盈最近為了關注閻君殿中時常出現的直播,混過來當閻君的扈從,正在坐在台階上嘆氣。

閻君們爭論了半天,擱置爭議,容後再議。知道張巡忠於唐朝,但是沒關系啊,這樣的人不論在那個朝代都是忠臣。

三天後,河南節度使張鎬收服了睢陽。

高適遙望這殘破的城池,這是他的老家。

張巡快樂的往後一倒,靠在樹幹上樂了兩聲,不多時就沒了聲音。

“張公!”

有人探了探鼻息,大悲:“沒有氣息了”

留下來半陪伴半看守他們的校尉說:“呃,鬼不用呼吸。”

“別吵,張公睡著了。”

等他到了地府之後,都尉親自請假想陪他遊覽,失敗,被智囊團中幾人搶去了機會,先帶他們去毆打安祿山。

安祿山現在被捆在一個盆地中,手腳張開捆在一個X形的架子上,開腸破肚,大顆的脂肪粒流的滿地都是,腥臭粘膩。身上血肉模糊,如同被人活剮了一樣,下身被婦女們用金針紮成一根狼牙棒。四周有圍欄圍繞著盆地,有人在外面伸著脖子看,也有人展示了自己攜帶的小刀之後入內。

因為人太多,摩肩擦踵,刀刃的長度極限是三寸,禁止攜帶木棒、錘子、狼牙棒、鋸子、菜刀等物。

這裏還有許多架子,上面綁著的都是著名人物。不是所有叛軍都在這裏,有點人樣的都在別處。

“真是與民同樂。”張巡看著人們,他恍惚能感受到百姓們的驚懼、仇恨、痛苦、畏懼在安祿山身上發泄一通之後變得平和。

劉備笑道:“佛家說看破放下,這先把仇人殺一次,不就放下了嗎。”

張巡本來可以作為燕國安慶緒的強敵入駐敵鎮,但瞅瞅敵鎮,楊玉環等人還在其中,又想到他身無長物,沒有陪葬品,又表現出對地府沒有威脅性。雖然警惕已成習慣,常常警覺的左右打量,卻也慢慢找回一點溫文爾雅的書生氣,就和他的士兵們一起安置在禁軍大營中。

習慣於戰爭的人不習慣安寧,住在軍營中遠比住在外面更適宜。依然按習慣有人守夜放哨,張巡約束的很好,他們也軍紀嚴明,賞罰公允,依然是一切食物均分,雖然都是普通士兵的待遇,但每個人都心滿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