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兄弟+昭儀(第2/5頁)

樂人有男有女,大部分都是男的。長孫無病看到丈夫的臉色,覺得事情沒那麽簡單,但謀反的事都能說,一個男寵又有什麽呢?塞給他一碟紅棗:“都是過眼煙雲,吃吧。”

又過了一會,李淵忽然走了進來:“而今塵埃落定,讓我試試你的本領。”

李世民早就在等這一刻。一到陰間,就看到高祖的神態舒展,揚眉吐氣,沒有武德九年之後那種白發憔悴的神態。在這個不用考慮軍隊和臣子,也不被年齡所限制的地方,高祖又怎麽會像生前一樣平和寬容呢?他當時的聽之任之,完全是出於自保。高祖也曾神武過人,後來溺與享樂,態度遊移不定。

我知道他對我不滿,他也知道我對他略有失望。

站起來答道:“恭候阿耶多時。”生前不能說的話,不能做的事——年齡和注意力的差異注定我會贏——現在都可以一試。

李淵不覺得自己比他差,是衰老體弱,猝不及防,而不是……技不如人。

“去竹林。”

“不必。”李世民坦然道:“父子切磋,互相訓練。想我幼時,您教我騎射武藝,如今或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亦或是我不如您,都合情合理。”

(青出於藍這句話穿越了)

“不錯,說得好。”李淵忍不住冷笑:“咱們父子一向親密無間。”親密到我對你嚴加防範,你讓尉遲恭來恐嚇我,篡位之後再也不讓我打獵的程度。

至親莫過父子,至疏莫過皇帝和他的兒子。

李世民無奈的笑了笑:“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譯:我覺得對就幹了,咋地)

李淵認為他更想說的是下面那句,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討厭討厭,你不懂我的感受)

父子二人長劍並舉。

長孫無病把女兒抱在膝上:“你害怕麽?”

李明達問:“我不怕。這真是切磋嗎?”

竇惠嘆了口氣:“不是。”她仔細想了想,如果自己還活著,或許會勸皇帝易儲,那樣一切都可以平穩過度。可惜沒有如果,怨恨糾結之下,他們對外團結,對內卻一定要分勝負。

她最恨的莫過於篡位的亂臣賊子,指的是楊堅,李淵篡位是楊堅的報應。但玄武門之變怎麽說呢?親者痛,仇者快。

父子二人不需要傾吐心聲。

長孫無病知道丈夫說不出口,她就清幽平靜的歷數了隱太子和巢王如何施展陰謀,三番兩次的謀害李世民。

李淵始終認為這些事存疑,這樣周全的謀劃怎麽會不成功?恐怕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對於竇惠來說,這件事的真偽很重要,這關系到她究竟有幾個混蛋兒子。是三個混蛋,還是兩個混蛋。

但這件事的另一樁特性在於無法求證。

鬼也會撒謊。

李淵堪堪落敗,在同樣年輕矯健的基礎上,還是輸了一招半式,被奪了劍。

“精彩!”楊堅看了半天。

父子二人極有默契的笑了起來,往對方身邊一湊,李淵摟著他肩膀,驕傲的說:“看我兒子多優秀。”

李世民也謙遜的笑了:“子肖父。”

楊堅心說:你們倆裝的還挺好。

……

陰間有許多橫跨千百年的好友或小組,有些是為了志趣相投,有些是報團取暖。譬如書法家們都和自己喜歡的前輩後輩一起如癡如醉的潑墨寫意,喜歡節儉樸素的官員推舉姜子牙和諸葛亮做會長,善畫的人都喜歡和顧愷之一起花錢雇個美貌嬋娟來畫,喜歡記錄鬼狐怪談的人都認得劉義慶,其中雖然有文人相輕,互相蔑視,卻又覺得對方實在是不錯。還有各種手工業的聚會,書法家只對做筆紙的工匠客氣,玩機關木人大戰的人只對做關節合頁軸承的精細弓箭客氣。

帝鎮中新來的李世民和長孫無病也加入了死後養生小組,雖然嘴上吐槽,他們倆也想學習如何長壽。倆人初步診斷,都認為自己是血虛,李世民是打仗流血太多,他脫了衣服指著身上的傷疤,給別人講這是什麽戰爭的時候。長孫無病簡單的多,她是生孩子損傷身體。

倆人互相推敲,認為雙方出血量差不多。由於枸杞和紅豆不好吃,別的藥更難吃,好不容易死了百病全消誰還要喝藥啊,買紅棗吃。

獨孤伽羅:“呵呵。”我生了十個,健健康康,最後是被糟老頭氣死的。生孩子會傷身這種話很不可信。

隋唐兩家在結盟初期、互相幫助的蜜月期已經結束了,結束在李世民要求他們過來幫忙給李治蓋房子的那一天。現在雖然沒有規劃李治的宅地,但規劃的方式太有規律了,又沒有硬性規定,到時候就要在自己隔壁好了。

怕老婆的聚會中有一位閻君,現在又引入了新人房玄齡,大家湊在一起說老婆是菩薩、佛、夜叉、惡鬼、勇士、金剛力士、大王、老虎,可怕可怕。並一一列舉自己如何委曲求全,如何巧言令色的逃出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