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第2/5頁)

李昭笑吟吟的喝著粗茶:“我好奇這天下有多少風景。常聽人說秀麗江山,不親眼看看,哪裏知道大漠無垠是這樣。”

很快她就牽著牛和家當,自由的在城裏溜達。這裏顯然有一些突厥人,也有一些身毒人和其他地方的人,鬼的樣貌也和中原不同。這裏的長官有言在先,憑借她的箭法,如果願意可以直接做校尉,這裏最需要能征慣戰的人。但她剛死,出來玩半年,還得回去陪伴母親呢。

……

漢朝的帝後們猜對了嗎?猜對了。

自從把劉徹和孫權熏走之後,帝鎮中就再也沒有濃煙滾滾,這不用去打聽,遠遠的瞧一眼窯裏冒著火光卻沒有黑煙就知道端低。

但楊堅和獨孤伽羅也沒有去亂翻別人家,只是拿了一只別人家的籮筐,用自己劈開的竹篾照貓畫虎的學著做籮筐,同時自由又不必如芒在背的在這個鎮子裏好好走了一會。

楊廣安靜的坐在燒磚的窯洞外,灰突突的窯洞很像一個墳包,噼啪燃燒的木柴洶湧瘋狂,激烈的爆發出畢生的能量,臨時用泥土封上的小窯洞門剝落著細碎的沙塵,針眼大小的縫隙中露出明亮的橘紅色光芒,星星點點。整個磚窯都散發著強烈的熱氣,烤的人不能靠近,又不肯後退,這裏很溫暖,不像是地府。想起漢高祖,那人實在是很有趣,他好像很了解自己,很同情自己。

就好像誰沒讀過史書一樣。楊廣暗暗的想,如果我沒讀過書,或許會被他感動,覺得他是個好人,是個可敬的長者。想用這招來誆騙帝王,太可笑了。再忍一些年,隋朝已經滅亡,不久之後他們倆就能自由出入,到時候哪怕我出不去,一樣可以避開他們。

楊堅和獨孤伽羅拿著禿毛筆,爬上人字梯,在給果樹授粉。

他們也不想做這事,奈何漢武帝說得對,現在沒有蜜蜂,得靠人做蜜蜂的活,要不然真不結果子。來到這裏的第二年他們不肯做,第三年就只能高價買鎮外的水果來吃。衛子夫那個奸商,趁著他們出不去別的皇帝又不願意帶東西,把水果的價格提高了十倍不止!

獨孤伽羅揮舞著揉搓的很蓬松的毛筆,手法比給自己化妝更輕盈,但不是很細致,她現在很有經驗,只要用毛筆在一串花枝上大概拂過,就能得到足夠吃的水果。

“那羅延,你為什麽忽然發笑?你很喜歡蹂躪嬌花?”戳花朵有什麽可笑的?難道想起了如花美眷?呸!你還笑得出來!

楊堅差點從梯子上滾下去,這說的是什麽話,叫人怎麽接?幹脆不回答,直接說:“我在想李淵五十二歲登基,今年是武德六年,他五十八歲了。”

“這有什麽?”

“他五十八歲了!”

獨孤伽羅下垂的睫毛一點點的擡了起來,眼中的郁郁如撥雲見日般散去:“哦!對呀!”

五十八歲這意味著什麽?意味著他已經超過了皇帝的平均年齡,隨時有可能死!死了就會下來!而李淵到現在都沒有易儲!難道戰功彪炳、在軍中威望較高的李世民沒讀過史書,不知道皇帝的兄弟手握兵權會有什麽下場麽?

(再過幾年就會有一位知名不具的李先生說: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很多朝代的故事在不斷重復,同樣的蠢皇帝,同樣的傻太子,同樣的權臣做同樣的事,然後一批批的同樣被族滅。

(再過幾十年有一位杜先生說: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楊堅和獨孤伽羅都很有經驗,兩人互相眨眨眼,暢想到李世民現在二十五歲,他太子哥比他大十歲。李建成現在在警惕年輕的弟弟奪位,李世民同樣會警惕父兄——難道李淵不忌憚自己的兒子嗎?只要李淵的態度懸而未決,這三方就都不會安寧!只要他支持李建成,李世民絕不願束手待斃。哈哈哈!現在就看是誰能成功了。

這兄弟二人一母所出,出身的起點是一樣的,李世民常年在外征戰,有大量獨立自由拉攏人心的時間,李淵當年為什麽能成功?從李虎開始經營隴西,又有錢又有民心,當然容易。李世民現在也是一樣。

雖然楊堅和劉徹的關系還算不錯,但劉徹一點都不樂於助人。只有驚人的大事才會帶回來,不替他打聽各種瑣碎的事,人間的職務調動或是皇帝對秦王的態度,這些不好打聽。或許楊勇有心打探,他卻被警告了,不能常來這裏。雖然現在不知道人間的訊息,但是根據皇帝普遍的共同點,還有太子的地位和能力,李世民的尷尬處境和能力來說,他絕不會坐以待斃。

獨孤伽羅:“有勇兒的事在前,或許已經有人勸李建成謀劃秦王。”

楊堅高興起來:“李世民的幕僚更多,也更好,也會準備好應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