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激勵+桓溫(第4/5頁)

桓溫偏偏不篡權,雖然司馬昱(yu)沒有按照他希望的那樣禪位給他,但他也沒武力篡權,比起曹操和司馬懿缺少了幾分狠毒。說來好笑,當年司馬昱這個五十多歲的老人登基時,桓溫就準備好了讓他退位的言辭,結果司馬昱對著他流淚,他就說不出口了。

他死了,死在姑孰(一個軍事要地)。

桓溫是手刃仇敵的遊俠、幹吏、能臣、名將、風流名士。就連嶄露頭角的兩大名相,王猛和謝安,都曾和他很熟。王猛第一次下山謀求出仕,拜見的是桓溫,謝安隱居東山到四十多歲,第一次入仕也是被桓溫喋喋不休的弄進了幕府。可是桓溫身上缺少那種皇帝吸引名臣的東西,那種氣勢和感覺,最終王猛投靠苻堅,輔佐一個新國家走向強盛,謝安離開幕府進入朝廷,振興晉國,也是謝安最後拖到桓溫死也不給他加九錫。

從他十五歲手刃父仇開始,覆滅成漢順便納了有名的妾,克復神州三次北伐,獨攬大權,但治國治的還算不錯,辟舉寒門士人,重用普通士族出身的人,括隱戶,嚴明法紀。

現在也帶來了一陣加班。關於他的功過,需要仔細的研究一番。為國為民,有,為了一己私利,有。

覆滅成漢之後當地百姓真感激他,李勢不好。

幾次北伐也不能說完全是為了私欲,很多人都希望為了晉國克服神州。

桓溫的謀權篡位,計劃的全天下都知道但就是沒實施。

是熟悉的會審。神仙閻君點了另外兩個漢朝時開始做判官的人,一起研究他的人生經歷。

幾個時辰之後,都累了,說起了八卦:“司馬興男長得好看嗎?她和李氏是那種關系嗎?”

桓溫剛來時精神抖擻,等了半日,都累了。正在心裏念叨著自己到死沒能到手的九錫,不篡權行,你給我個九錫嘛你們這群小心眼!“唔?什麽關系?”

神仙閻君也問:“這是什麽事?”

“平蜀時以蜀主李勢妹為妾。他妻子是公主,好妒,聽說這事兒之後,持刀帶人去殺她。”

“多兇悍的女人啊!”

桓溫對此不做解釋,只是臉紅,家有悍妻啊,他對著消息嚴防死守,還是被妻子知道了,這女人偵查丈夫納妾的能力比前哨不差分毫。

“那時候沒有鬼目睹哈,根據鬼差聽侍婢們議論,又轉告給城隍,城隍派人送鬼歸來時帶給我的紙條上寫,李氏當時在梳頭,發長七尺,姿貌絕麗,徐徐起身說‘來殺了我啊’,司馬興男看她那麽漂亮,一把抱在懷裏就說‘我看你都喜歡’,然後倆人就很快樂的生活在一起。”

桓溫只好自行辟謠:“李氏說‘國破家亡,無心以至今日;若能見殺,實猶生之年。’主乃擲刀,前抱之曰:‘阿姊見汝不能不憐,何況老…溫。’”

誰聽辟謠啊!很明顯判官說的這一款更對人胃口。

“劉驁家就是快樂的一家三口,誰不在,另外倆都能好好過日子。”

“其實挺好的,我要是納個妾陪陪我媳婦兒,會怎麽樣??”

“你醒醒,你媳婦不給你找個‘兄弟’就算好了,你知道隔壁的隔壁的隔壁…有一個判官半年沒回家就多了倆兄弟麽?手刃仨鬼,現在還在城門口當門卒呢。還有女子做了判官,之前工作忙,丈夫不安分啊,她顧此失彼,最後幹脆合離了。打算從判官中找個伴。”

桓溫最終被抓去——工作了。在篡權方面的優柔寡斷讓他生前沒成功,死後倒是少了很多完全由私心導致的命案。

……

人間動蕩時,總會求教於宗教,以前是道教,現在是佛圖澄大師的弟子道安法師,道安長得不好看,膚如漆色,在看臉的晉朝是憑著過目不忘和嚴謹的學識、禪修講經兩把抓,還編撰了經藏並加以注釋。石虎的兒子石遵生前就信他,想請去供養,只是死的太快。之後雖然在東晉開壇講經,修造寺廟,受四方供養,但就連對面秦帝苻堅也送來大量珍寶裝飾佛殿。只有冉閔生前對他不屑一顧。

鳩摩羅什現在還在龜茲國,沒有踏入中原,但已有傳名。

閻君和城隍們關注的不是佛教進入中原,虔誠修行為善有好處,修行到臨終時能感召西天雷音寺來接人的修行人,那就放過,如果那邊沒感應,那就見城隍去吧~反正少,能被放過的特別少。不是隨便念兩句就真能消災,陽間容易糊弄,陰間的質檢尤其嚴格。

他們更關注的是,苻堅在王猛叨叨了三年之後,終於不把慕容沖收在後宮中,外放做了平陽(後改平遙)太守。

平陽是一個富庶的城池。

王猛:(╬◣д◢)

“應該提防俘虜的王子復國吧?”

“好像是。”

“不應該任用這麽多燕國的人吧?苻堅真覺得這些人能真心投向?他是不是有點太好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