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激勵+桓溫(第3/5頁)

劉欣雖然能跑,可他並無萬夫不當之勇,其他人哪一個不會談兵?帝鎮的地勢很簡單,挺適合圍堵,都不用劉病已再動手,漢帝和曹操孫權曹丕一撥配合,幾下就把他拿下。繳了鎮長的官印給所有人蓋了竹符,又威逼他每個月回來續一次:“如若不會來,我們就在第二十八天的時候出去抓人,跑得了劉欣跑不了你丈夫。”

劉欣想了想:“去你媽的。鎮長的印給你了!我知道你們沒有一個安分守己的,官印給你們,閻君問起來我就如實說!看看究竟是誰有不臣之心!啊!”

沒錯,又被揍了。

掙紮著又罵了一句:“曹操,你當年就是這樣對劉協吧?”

曹操:“我不是,我沒有,別胡說”

皇帝們正想試試閻君究竟是靠鎮長做耳目,還是偷窺此處,就裝模作樣的隔三差五寫信罵劉欣,要求他滾蛋。只可惜這些信石沉大海,不知道閻君是‘竊喜’還是‘靜靜看著你們表演’。

曹操甚至給自己蓋了一個竹符,在屏障處試了試!竟然能出去!對他的永久禁足靠的居然是鎮長的制約而不是禁制有什麽特殊之處。他想想,認識自己的還不少,就把胡子刮幹凈,在劉備家買了個鬥笠,布衣芒鞋出去溜達了一大圈,頓覺神清氣爽。不用問司馬懿怎麽樣了,忘了忘了。

但誰都希望給鎮長的位置換換人,繼續寫信給閻君,罵劉欣。帝鎮的人不少,每人每個月寫一封信,都能整整輪一圈。

司馬懿正在剝皮。

在每天四十張人皮的數量要求、每天休息一個時辰的工作量下剝皮。

第一天的時候就後悔了,還不如回去繼續耐心的等呢,整個地獄中充滿了刺耳的尖叫狂呼亂喊,懺悔和狂怒咒罵聲交相輝映。他們或許能對眼前血腥的一幕保持平靜,但被吵的耳朵都快聾了。

……

劉邦路過對門時,按慣例踹兩腳扶蘇家的屏障,他本來尋思著他們傾巢而出,自己可以去坐坐秦始皇的銅車馬,那東西金燦燦的很好看。也可以進去看看,那夾壁墻中藏了什麽,書桌上放了什麽。可惜嬴政想的的也挺遠,在扶蘇離開的當天就申請了禁制,把自己家罩住了。

那是一團金色的線團,圍繞著這十幾畝地的宅子繞圈了一圈,最後系了一個死結。把剩下的線一人分一截,帶在身上就能出入這禁制,不帶就進不去。

所有人都很好奇地府到底有多少種稀奇古怪的禁制。

張嫣每次睜開眼睛都有點懵,多年前她出關時,只見人去樓空,心不在焉的出去溜達了一圈,驚聞鎮長竟然換人了。非常茫然,要回屋時發現眼前的桌上壓著幾張紙解釋了這一切。現在每次睜開眼睛都在想一個問題:我家人呢?哦。這麽大的宅院裏,怎麽只剩我一個呢?

幾人各自忙碌,她還沒想好單獨跟著誰,反正去了也是靜坐修行,不如留在原地。

幾家皇帝在司馬家得到了以人間的角度來看是美差,實際上糟糕透頂的工作之後,重新開始分析這件事。

分析的重點有:曹操還沒被報復呢我估計也不遠了;之前曹和司馬兩家都出不去,某些消息他們是怎麽知道的,皇後們這麽幹練嗎;曹操一直在試圖吧扶蘇吹的離開帝鎮,司馬家抵死不承認是他們上奏的但是我覺得就是他;這兩家的手段天差地別,聯合了嗎?君臣默契啊。

因為避開了劉邦,他們肆無忌憚的談論在這件事中高祖出了多少力,高祖的心態真厲害,永遠年輕有活力。

劉秀嘆息:“人間的局勢亂成這樣,正與此有關。”

“什麽?”

“剛剛說到什麽地方?”

“人心交錯,用力不同。在前後一起推同一輛車,互相不商量,準能推到溝裏去。”

要談論到各方勢力齊心協力這個問題,每個皇帝都有一肚子苦水可以倒,尼瑪每一個決定都有人支持有人反對,要是講理還罷了,有時候支持的人是因為皇帝想做就支持,反對的人是因為某人支持才反對,還有從中漁利的,渾水摸魚的,表面支持背地裏掣肘的。

差點要舉例變成比慘大會了。

“下鎮裏東晉那些皇帝,嘿,他們可有意思了。桓溫現在想加九錫,你們猜他怎麽樣?要篡權不?”隔壁那個‘沒有統一天下暫時不算正經皇帝鎮’被他們簡稱為下鎮。

“要啊,仆隨主人。”

“司馬家的大臣,要是不想著篡權,那說明不夠仰慕他們老祖啊。”

“那是,司馬子可以說是篡權的宗師,閻君要是什麽時候重用他們了,那才刺激。”

空氣中充滿了愉快的氣氛。

東晉的皇帝們也是這麽想的,現在七個皇帝聚在一起,父子三對,兄弟好幾個,都在摩拳擦掌的等著桓溫篡權滾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