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爭論+危險(第3/5頁)

可不一樣!周天子的分封制是把功臣分封為王,譬如說秦朝祖上是養馬的官員,養的特別好,膘肥體壯跑得快,因此得到封地,漢朝的分封制是分封自己家的孩子。前者比後者優越多了。

嬴政:……

無言以對。墨子的確沒見過皇帝。

如果一定要分封制,與其給我那些沒什麽用的兒子分封,還不如給王翦、蔚繚、蒙恬等人分封,不給李斯。呸,分封制本身蠢透了。

嬴政:“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悖亂不可以持國。世易時移,變法宜矣。”

這段話出自《呂氏春秋》,國家沒有法律會亂,法律不能適時更改就會上下悖逆,國家動亂。情況隨著時間而改變,法也得變。

這次改成墨子無言以對了。沉吟了一會,還是找出了一些永恒不變的東西來反對他:節儉、尚賢以及數學、幾何、物理、力學。戰爭也不會變,永遠給百姓帶來災難,給權貴帶來機遇,非正義的戰爭貽誤農時,殺人越貨、殘害無辜,掠民為奴。

劉盈幾次試圖插話,忽然發現自己的立場很尷尬,這兩位中哪一位都不能反對,如果試圖打圓場的話,會被這兩位立場堅定意志頑強的人鄙視。好的我閉嘴我去玩木頭,我就是一塊木頭,物我兩忘。

兩人爭論了兩個時辰,劉盈又用細而窄小的木條拼接出漂亮的大窗板。

是什麽停止了這次爭論?

是始皇忽然想起來自己沒掛今日休假的牌子就出來了,還讓鬼差進去等,大概等了半日了。立刻結束這場爭論,回去繼續工作。聊的心滿意足!非常高興!雖然沒有得到勝利,但和聰明人說話還是很舒服的,畢竟墨翟是再和他探討和講道理,而不是那些惡心人的儒生一樣開口就是恐嚇。

回去的時候的確有一個鬼坐在地上發呆等著受審,四個鬼卒圍坐在持劍木偶身邊嘰嘰喳喳的探討,從外殼的縫隙中能清楚看到插銷機簧,他們只能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不想把木偶機關碰活動。

……

扶蘇和劉盈回到帝鎮,只見蹴鞠的,賭錢的,下棋的,纏綿的,拜佛的,聊天的,健身的,一片和平。

皇帝們現在雖然可以搬出去住,每個月回來蓋章就行,但他們都不願意。這裏的房舍是自己辛辛苦苦的流汗蓋出來的,動了大工程,還有一點,皇帝們本身也是粘人的——必須要有一個哄自己開心的女人,也必須要有感覺很忠誠的臣子在旁守衛,還要有很好笑的小官陪著自己說笑,到了帝鎮缺乏這三種人,那麽熟悉的左鄰右舍不可或缺。

趙飛燕在和曹操聊天,聊得眉飛色舞,說起怒懟孔融和禰衡時,曹操大笑,等說道有個香香帥帥的郎君拎了兩包香料三本書都比別人好快,曹操又快哭了。

倆人找到劉徹時,他正和劉秀下棋,旁邊圍滿了其他皇後,在這裏沉默的觀戰。

扶蘇等了三天三夜,才等到棋局散了,拉住劉徹:“妙啊,來我請你喝酒。”

劉徹欣然願往,為了自己的口味,特意問:“是誰烹飪?”

扶蘇掃了一眼,見張春華現在正在圍著鎮子跑步,還沒到練劍部分,一個時辰內來不了:“我來。”

四個帶蓋的小砂缽,洗幹凈的米加水,臘腸切片,往裏扔蘑菇和大白菜葉子,還有豆腐和蘿蔔,蓋上蓋子就去上鍋蒸。

劉徹心不在焉的問:“你發明這道菜,是為了不刷鍋吧?”他有時候煮點面條也用小而精致的黑陶砂鍋,這樣可以直接把鍋端走,嗨呀,什麽叫鐘鳴鼎食?鼎是用來煮肉的,也可以陳列做食器,就是古代的端鍋上。

“哈哈,軍中喜歡這樣吃。肉和蔬菜或餅子一起燉出來。把餅貼在邊緣,就地取糧時如果是大米小米,就一鍋燉出來。”扶蘇把沙缽一個個的放在蒸隔上,很快就能吃了。

“我有一件事想向你請教。”

武帝微微有些愉快:“你說。”

“你去投胎那次,去了哪裏?”

“一個沒有名字的小村落,怎麽?”

扶蘇慢條斯理的喝了一口茶,等飯熟:“你看這鎮子裏有些人,蓋不起來房子,不會做飯,又無人照料六親不和,多可慘。你去投胎之後學會了如何過普通人的日子,屋裏屋外一把好手,他們要是也能去投胎一次,總不至於一直這麽慘。”

公子扶蘇悲憫善良的人設不崩,誰能知道他這是給漢魏兩家一起釜底抽薪呢?

劉徹覺得他說得對,他也看不下去,那些人邋裏邋遢,不梳頭不收拾屋子,衣服穿壞了就扔在河裏飄走,買新的穿。自理能力僅相當於五歲的金花——他親自生的大女兒——看到都覺得礙眼惡心。如果能把這些人弄去投胎,那的確挺好,舒心。

二人一拍即合!呱唧呱唧吃完這頓小砂鍋,去找人們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