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爭論+危險(第2/5頁)

“哈哈哈哈秋毫無犯哈哈哈哈哈”

“看你探頭進去我們就知道有異樣”

“瞅瞅這本書!《偷懶大王經典借口合集》我徒弟特意從天上給我送來的,驕傲不?作為神仙你能說早上睡過頭了?”

“我真睡過頭了!”

“去你的吧!”

劉盈:哇!

嬴政搭著他的肩頭把他帶走了:“閻君們總是這樣…難以形容。之前倡議讓人分組分批,按照同樣做一件大事或志同道合不離不棄的規格來集體受審最後刪改細節的人,就是這位神仙判官。放逸,有大才。”

這神仙是真善於偷懶,根據鬼差的傳言和呂雉打聽的結果以及閻君們閑談中翻出來的故事,來到這裏的第一天,假裝調研實際上吃遍美食節,第二天誤入高湯地獄並喝了幾勺湯,據說天上為了潔凈不讓吃蔥蒜和臭豆腐,他喝蔥花肉骨喝的不亦樂乎,直到看到人頭骨,就連自己喝的帶天上的踐行酒就都吐了。第三天正式開始上班,一個時辰後提出建議,既然有些軍隊是一個村兒的男人一起被抓了壯丁然後在同一場戰爭裏死了,為啥要分開審?為了精度嗎?

最簡單的方法莫過於把人分門別類——從涉及命案開始歸為一案,犯下相同的命案或是一起被人殺了,那就在大基礎上再進行加減,然後呢?判官的工作量銳減到原先三分之一的程度,命案大多是合夥作案,不論是殺人劫財劫色還是尋仇,敢單槍匹馬的跑去殺人的人不算多。一場戰爭中,一起死的人如果是一起入伍的,也可以一起審判,這種情況下最多能有十幾個人。雖然同時要閱讀十幾分卷宗有些累,但可以平行閱讀,在草紙上做加減乘除,輕松了不少。

所有人都對這位新來的判官心情復雜,懶惰的神仙聽起來很奇怪,看起來俊美風雅卻盡力偷懶也很奇怪,為了帶動所有人一起偷懶想出這些好主意,看起來更奇怪啦!

奇怪但是實惠,大部分判官還是很感激他,嬴政心中倒有些不愉快——這麽好的主意我為什麽想不出來?告訴門口等候的鬼差:“很快回來,你們先進去。”

墨翟不會在挑釁之後,咻的一下躲起來,那太丟人了。他就坐在一堆木料上等著,依然是粗手大腳滿臉黝黑,依然是赤足踩在地上,可以泯然於農夫之中。

嬴政依然是一身黑袍,略帶花繡。呂雉為了顯示他家裏有女人給他象征性的在衣服上繡了兩片巴掌大的圖案,鏤空的,僅以線條勾勒出圖形,簡單又好看,還讓男人的參與度極高——嬴政自己畫的圖,畫圖的時間比繡上去的時間還長。

兩人一見面,客客氣氣的點點頭,然後就開始探討,從探討轉為爭論。

墨子首先申明:“墨家不支持任何一種發動戰爭的行為!每一個真正的墨子門徒都不支持。”

始皇表示:“自從我一統天下之後天下就沒有戰爭了,如果我不死,到現在為止天下還是太平的。只可惜我死了,我死得太早。你也是一樣,帝王死後都無法約束子孫後代,何況是你的門人。墨家門徒為我所用,是大勢所趨。你既然說天志,何必耿耿於懷?”

墨家的‘天志’指的是,上天有賞善罰惡的意志,希望以此制約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核心是‘兼相愛,交相利’,並不是上天主宰國家興衰的天命。沒錯,始皇在這裏偷換概念。

接下來又是一頓爭論。

從天志明鬼這個美好的願望只有陰間才能實施,說道兼愛非攻不具備可行性。又開始爭論人性,墨子認為人性是可以教化的,而始皇認為人們需要服從和約束。

劉盈一開始還在考慮自己要不要那筆紙記錄下二人的爭吵,諸子百家流傳後世的大部分著作都是問答,論語就全是孔子叨叨叨。要是寫下來可以稱之為《墨子新篇》或者《嬴子》……算了他們說話太快我跟不上,記住多少算多少吧。

墨子提倡的‘尚同’是每一層次的人意見統一再上報,逐層統一,直到上到天子下到庶民的思想和目標都完全一致,沒有爭鬥和矛盾,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目標都是為了‘兼愛相利’。

嬴政可以輕易舉出一百例子來證明他這是妄想,但他只舉了十個。

墨子:“……世界不好才需要我努力把他變好。”

嬴政又列舉了諸多皇帝,從胡亥到司馬炎,挑不好的說:“好皇帝罕見如寶珠,壞皇帝多如河蚌,你首先假定了天子英明,其次又假定大臣既不想專權又不想謀朝篡位。”

墨子沖他微微一笑:“我的計劃中從來沒有皇帝這個東西。”

對不起!我生前就沒聽說過皇帝這東西!也少有想要專權篡權的大臣。我以商周兩代賢明天子為標準來要求天子,跟我提皇帝幹什麽?如果你要說皇帝,就得說說郡縣制、分封制還有漢朝分封制的區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