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二個世界8(第2/2頁)

族裏會安排符合要求的族人佃田。以後這每年的租子都有族裏看著,投機耍賴的會被族裏取消資格。田主收四成,佃戶五成五,族裏半成。族裏收的半成是用來發放給族裏沒有收成的孤寡的。

對族裏的這個規矩,季悅很滿意,打算著以後有錢了就買地,給胖兒子攢家底。就是胖兒子自己種不了,有族裏看著收收租子也是夠生活了。不過前提得把胖兒子教好了,要不然再好的打算都是白搭。

季悅在自己種植了一季的土豆後,深刻的了解到,她在種田這事上的天賦有限。等到一季的土豆收獲之後,季悅立刻找了族長,把剩下的兩畝地也租了出去。

之後,季悅的生活重心就轉移到紡線、織布和刺繡上。

在種田上沒什麽天賦的季悅,倒是在女紅方面天賦不錯。聯合原主的記憶片段,季悅沒怎麽費力就掌握了這些技能的基本技巧。

特別是季悅紡的棉線,粗細那叫一個勻稱,用她自己紡的線,織出來的布,那叫一個順滑。加上季悅力氣大,這織布的速度就上去了。

周圍每年種棉花的人不少,季悅每年都跟族人按照市價收購一批,織成棉布賣出去。季悅的手藝好,每匹布可以賣到300文。就季悅的速度,一個月能織上15匹。不過她每個月也就往外賣10匹布。多出來的都被她收到系統空間了。

當然對胖兒子的教育也是沒有放下過的。

季悅紡線織布的時候,胖兒子就在旁邊的搖籃裏玩自己的腳丫,聽著季悅給他背誦三字經,等到胖兒子會開口說話的時候,就會跟著季悅說了。

日復一日,季悅家的胖兒子從搖籃裏躺著到竹椅上坐著,慢慢的就到了喜歡到處探險的年紀。小竹椅子是再也困不住他了。

季悅在孩子滿周歲後,她在孩子耳邊念叨的不再是三字經,而是她給這個家定制的家規。有了規矩,讓孩子自己學會自律,按照她給安排的路子,就是她走後,胖兒子的未來也不會太差。

她家的胖兒子說不上絕頂聰明,但絕對不是蠢人。

季悅定的規矩很簡單,直白的告訴孩子,他多大之前不能做些什麽,要是犯了規矩會有什麽懲罰。

懵懂的胖兒子在四歲的時候第一次過界,觸犯規矩,被季悅餓了一頓飯後,才正真的知道,他娘說的規矩是怎樣的規矩。犯了規矩懲罰沒商量。

“娘,平安餓!”胖兒子用他那可憐兮兮的眼睛盯著季悅。

季悅就當做沒看到,手裏紡著線,嘴裏一直念著家規。家裏的房門被她鎖住了,這孩子想往外跑是沒戲了的。第一次犯錯一定要讓他記住了,規矩一定要上足,要不然孩子會覺得沒關系,不會記在心上的。下次還是會照犯。

好吧!胖兒子沒的吃,季悅也還沒吃。她想著是不是自己吃,讓胖兒子站在旁邊看。愛吃的胖兒子經過這一次,大概會記憶猶新。

好吧!這做法的確是有點狠,可也是最有效果的。

等季悅把家規念完了,才問胖兒子:“平安記住家規了嗎?”

“記住了。”胖兒子答得很順溜,不過是不是真的要查過才知道。

“家規裏說,五歲前不可以做什麽?”

“不可以出門不跟娘說,不可以自己一個人出門玩。跟著哥哥姐姐出去玩的時候不可以出村子。飯點前一定要回家。”

季悅有地圖,胖兒子在哪裏,一看地圖就知道。也是因為這樣,季悅對胖兒子的對外社交沒有限制太多。男孩子總養在家裏是不行的。男孩子的兄弟情誼都是小時候一起玩出來的。

“平安記得很清楚啊!那平安還記不記得要是做了不可以做的事情會怎麽樣?”

“第一次犯錯沒有飯飯吃,第二次犯錯會被打屁屁,第三次犯錯會沒有飯飯吃和要關小黑屋。”

“那今天平安有沒有犯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