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鎮北(一更)(第2/4頁)

圖歷城、西蒙城和倫塔城這三座城池可是他帶兵拿下的,還用他們北燕來割讓?!

這種條件,耶律索是把他當傻子了嗎?!

君然慢慢地以茶蓋撥去茶湯上的浮葉,淡淡地又道:“蕭大人,你要是沒有誠意,就回去再和耶律索商量商量再說。”

君然甚至沒有用“貴主”來稱呼北燕王,直接直呼其名,語氣中的輕蔑可見一斑。

蕭姓使臣只能繼續笑。

先簡王君霽死在燕人手裏,其頭顱還曾被懸於城墻上對著北境軍示威。君家與北燕既有國仇也有家恨,使臣在出發前也猜到這次的和談只怕會有些艱難,決不是一兩回就能成的。

蕭姓使臣也沒多糾結,打算先告辭。

然而,他才剛剛起身,就聽君然又道:“本王自己這兩天看貴國的輿圖,覺得崇越城背山靠水,景致相當不錯,是一處難得的福地。”

什麽?!兩個北燕使臣的臉色都霎時變了,都聽出君然的言下之意。

崇越城就在倫塔城西側,兩城相距不過二十裏左右,現在北境軍有幾萬兵力就駐守在倫塔城。

君然分明實在威脅他們,如果大燕不給他一個滿意的和談條件,北境軍下一個就要打崇越城了。

崇越城對北燕的意義重大,背山靠水,崇越山就是一座天然的屏障,易守難攻。

一旦崇越城被拿下,相當於,他們大燕的門戶大開,以後就要防著大盛隨時發兵來襲了。

兩個使臣飛快地交換了一個眼神,面沉如水。

他們被燕王派來與君然和談,本來就是想先開個價,等君然再加價,卻沒想到君然根本不按這個路數來,直接粗暴地以武力威脅。

兩個使臣嘴角抽了抽,臉色都不太自然。

大盛不是自詡禮儀之邦嗎?!

這位年輕的簡王也太不講理了吧,哪有人這麽議和的!

蕭姓使臣深吸了一口氣,給另一個三十來歲的年輕使臣遞了一個眼神,兩人又坐了回去。

蕭姓使臣定了定神,又擠出了一個笑容,又道:“王爺,和談和談,當然有來有往,不知道王爺以為如何?”他的言下之意是,像君然這樣,簡直沒法往下談。

那年輕使臣也附和道:“王爺,吾王是很有誠意與貴國議和的。”

“蕭大人,本王的時間寶貴,若非為了和談,你以為本王為何坐在這裏和你們浪費時間?”君然反問道,神情微冷。

“……”蕭姓使臣見君然變了臉色,心下忐忑,忙道,“鄙人並非此意……”

“是不是這個意思你自己知道。”君然強勢地打斷了對方。

他可懶得與這些北燕人客套寒暄,直接提出了他的要求:“想議和?可以。”

“只要貴國割崇越城、耳古城與室韋城三城於敝國,再賠償五十萬兩黃金、五百萬兩白銀和兩萬匹大宛馬,其中一萬母馬,一萬馬駒。”

“……”兩個使臣再次瞪大了眼,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個君然根本就是獅子大開口,他還真是敢說!

君然長了眼睛,自然看得到兩位北燕使臣的臉色不太好看,卻是渾不在意。

現在是北燕人向大盛乞憐,那就是他們看自己的臉色,和談的條件自然是

君然唇角翹得更高,漫不經心地繼續說著:“對了,這公主什麽的還是免了吧!貴國的公主耶律琛還在京城呢,現在又想塞人過來啊。蕭大人,敝國還沒那麽富裕,替貴國養公主呢!”

“吃白食就是白食嘛,還要說成和親,莫非耶律索當敝國是傻的嗎?”

“敝國要的可是賠償,可不是要個燕人回去養著、供著的!”

君然說話毫不留情面,句句帶刺。

兩個使臣的臉色越來越難看,幾乎要拍案而起了。

那年輕使臣給蕭姓使臣遞了一個詢問的眼神,意思是,君然是不是因為殺父之仇懷恨在心,故意獅子開大口提出這樣的條件,就是為了破壞和談。

蕭姓使臣雙拳在膝頭緊握,手背上青筋凸起,眸子裏閃閃爍爍,有些拿不準。

君然對他們燕國有恨是必然的,現在大盛朝廷當家做主的已經不是那位皇帝,而是年輕的攝政王。

據聞,攝政王年少時也曾在北境軍歷練過,對於先簡王君霽的感情怕是也非比尋常。如果大盛那位攝政王支持君然在和談上為難他們大燕也並非是不可能的事。

這就麻煩了!

耳古城與室韋城可以割,但崇越城決不可能割,五十萬兩黃金和五百萬兩白銀相當於他們大燕五年的賦稅,還有大宛馬,大宛馬可是他們燕國的寶馬,是上天賜予他們的珍寶,也是戰士們馳騁沙場的利器之一,大宛馬素來不外送。

君然提出的條件分明是想從他們大燕的身上刮下一層厚厚的血肉下來,實在是太離譜了!這種條件他們怎麽能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