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2/3頁)

如果二十歲的人活得像四十歲,那人生得少多少樂趣啊。

“我不能跟你保證什麽,但我覺得,你的才能不應當局限於你目前的工作。”季成然說,“人這一生,突破階級的機會很少。在這個時代,創業是少有的幾條路之一。”

突破階級……這四個字隱隱提醒著顧新橙什麽。

或許,季成然和她的目標才是一致的。

高高在上的傅棠舟,遙不可及。

和價值觀相同的夥伴一起為了未來拼搏,這對她而言更切實際。

“如果你願意加入我的團隊,我榮幸之至。”季成然端起茶杯,一飲而盡。

他的這番話讓顧新橙倏然之間熱血沸騰,龐大的事業版圖仿佛已經繪制完成。

這種感覺,和當初得知自己要去美國時一樣。

她的胸腔中湧動著一股憧憬和渴望,不單單是對名利的追逐,更是一種實現自我價值的沖動。

這番話打動了顧新橙,卻並不能讓她下定決心。

她有冒險精神,可她並不會盲目冒險。

這種事情,她沒有辦法一個人做決定,也不可能一拍腦袋就做決定。

季成然對她的想法了如指掌,他說:“你不用著急做決定,你可以慢慢考慮,我這裏永遠歡迎你過來。”

顧新橙望著頭頂高懸的新月,在心底默默感慨。

她的人生,為什麽總是會出現意外的選項呢?

遇見傅棠舟。

去美國交換。

和學長創業。

可轉念一想,如果人生真的像規劃表一樣規規矩矩地過,站在二十歲看到八十歲,又有多少意義呢?

至少,目前為止,前兩件事,她並不後悔。

成長就像蝴蝶蛻蛹,總是伴隨著疼痛。

一段失敗的愛情,讓她心傷,也讓她迅速地成長蛻變。

所以,接下來的路,該往哪裏走呢?

*

國貿CBD,升冪資本。

“傅總,這是姜經理這段時間搜集的AI初創公司資料。”於修將一疊文件畢恭畢敬地遞到傅棠舟桌上。

傅棠舟拿一只小水壺給仙人掌噴水。

仙人掌極其耐旱,只要一點點水分就能存活。

原本只是一個小小的掌片,現在長長了不少,看來得給它換個大點兒的花盆了。

他將水壺放下,把那堆資料拿過來翻閱。

他看得非常快,市面上這些初創公司的尿性,他一目了然。

翻到一半時,傅棠舟的速度忽然慢了下來。

有一家公司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北京致成科技有限公司。

這家公司的商業計劃書,寫得簡潔明了,卻把他最關心的問題全都詳實地寫了出來。

做什麽?為什麽做?怎麽賺錢?

明明只是一家初創公司,卻選擇了該行業目前的龍頭企業銳視科技作為對標公司進行競爭分析,把對方的優缺點看得非常透徹,並有自信在拿到投資後三年內趕超銳視科技。

公司目前的運營狀況也逐步邁上正軌,看得出來團隊創始人是個幹實事的人。

公司的發展計劃寫得也很詳實,未來一年、三年、五年的計劃全都落到了實處——打算拿下哪些關鍵資源、研發哪些產品、開拓哪些市場。

既志存高遠,又腳踏實地。

在目前這個浮躁的創業市場,這樣靠譜的初創公司並不多見,這恰恰是傅棠舟想要尋找的公司。

傅棠舟把這家公司的材料抽了出來,對於修說:“打個電話,約時間過來談談。”

於修接了指令,立刻去辦。

於修離開後,傅棠舟把這家公司的團隊介紹又仔細看了一遍。

創始人是A大信院剛畢業的學生,名叫季成然。

公司團隊都是技術骨幹,雖然年輕,但是手裏握有幾項專利和某些軟件的自主產權。

這麽完美的商業計劃書,竟然是做技術的人寫出來的?

這顯然不是網絡上的模板,也不是從淘寶找人代寫的。

那種千篇一律的商業計劃書,傅棠舟不知道看過多少,他看個開頭就能猜到後面要寫什麽,通常都是直接pass——連這麽關鍵的東西都想偷懶,這種公司毫無投資價值。

然而,傅棠舟也不相信他們花了大價錢找專業人士寫了這份商業計劃書。

看來,他們團隊裏應該有一個懂商業管理和資本運作的高手。

這個人把投資人的喜好,摸得清清楚楚。

甚至把他個人的喜好,也摸得清清楚楚。

周五下午,傅棠舟特地空了半小時,來聽這家公司團隊的演講。

像他這樣級別的人,很少參與這種活動。一般都是投資經理來聽,和團隊商討,有投資價值的話再往上匯報。

一個項目,從投資環節到退出環節,創始人可能都見不到投資機構老板的面。

有見面價值的項目,非常少。

傅棠舟一進門,姜經理和眾人已在會議室等候,見了他便叫一聲:“傅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