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第2/3頁)

李珍珍現在只當她是個瘋子,一心想等以後看她晚年淒慘的笑話,也不管她了。

在旁人眼裏,便是鄧淑妃盛寵,貴妃也避其鋒芒。

謝玉璋回到雲京補辦了生日,楊家的姐妹們和林斐都來為她慶生。宮裏妃子們聽聞,也紛紛派人送來賀禮。連河西郡主都有賀禮。真個有金有銀,有翠有玉。

待入宮,李珍珍嗔道:“你生辰怎麽也不說。”

謝玉璋笑道:“不過散生罷了。”又問:“賢妃娘娘可好?我去看看她。”

李珍珍道:“去吧去吧,你最會說話。她現在天天哭,可煩。”

謝玉璋便去了。

崔盈娘一提起母親便淚流滿面。

“她一直身子就不好,我來了雲京,父親兄弟都跟著來了,只母親還一直在涼州養病。已經數年未見。再沒想到,昔日一去,便是永別。”

崔盈原不是個話多的人,提到母親,便也忍不住抽泣著傾訴起來。她也是美人,哭起來著實令人憐惜。

謝玉璋安慰了她一通。

待到了鄧婉那裏,鄧婉道:“她們都想看我踩她。我一個膝下空虛的,踩人家兒女雙全的,踩什麽踩?”

謝玉璋道:“宮闈裏從來都是這樣。憋得久了,人心都變了。陛下的後宮人員如此精簡,已經很清靜了。從前,趙宮裏是不是總會有人悄無聲息的死去。”

鄧婉淒涼一笑:“或許有一天我也會變成那樣。像你說的,面目猙獰。”

謝玉璋心驚,握住她的手道:“別胡說。你現在多好,守住本心。陛下寬容仁厚,你在他身邊,別被旁人影響。”

鄧婉道:“只因我曾作過他的妻,他對我實在寬容,我也知自己幸運,我盡力。若真有那一日,不需他動手,我先自裁了。”

謝玉璋罵她:“可閉嘴!不許亂說!”

謝玉璋如今都是先去後宮,再去紫宸殿。

李固問:“你去看盈娘了?”

謝玉璋道:“是,賢妃娘娘還好。”

李固說:“她想守母孝一年。”

謝玉璋盛贊:“孝為忠之本,娘娘的心是可以體諒的。”

李固看了她一眼,道:“我已經準了。”

謝玉璋又贊:“陛下仁厚。”

有鄧婉不生孩子在前,崔盈要守母孝就一點都不紮人眼了,何況她做的事又跟鄧婉借皇帝憐惜肆意驕橫很不一樣,是宣揚孝道,竟無一人指責她,全是贊她的。

又贊皇帝仁厚,忠孝治國。

只這皇帝實在有一個大短板,便是兒子太少。他現在只有一個兒子了。

只是選秀這個事,之前諸人已經與皇帝較過一次勁了,皇帝死倔,河西諸侯都勸不動。

這次便有人重提立後的事,不過只是兩個小禦史而已。一查,一個背後力量並不強,一個背後根本無人,純粹遵從本心,忠於本職而已。

這主要還是源於三年多前,張芬那一次選秀給朝廷大員帶來的陰影。還因為那一次諸家推出來的便是各家最有力的競爭人選,卻被皇帝一波轟全掃回去了。

人都是站在自己的利益上說話,各家一時青黃不接,暫時沒有那麽好的人選,更不想讓後位落到別家的手上,便不是那麽積極。真正的大人物都不說話,現在為這個事蹦跳的,都是些小角色而已。

何況皇後本來就不是必需品,選秀生兒子才是。

莫師單獨問過皇帝:“何故不立後?”

皇帝回答:“我未見有堪為後者。”

皇帝這話實在有失偏頗,雲京貴女的水準,實是大穆頂尖了。

莫師用眼睛告訴皇帝他不信。

皇帝頓了頓,才道:“皇後為一國之母,但,也是我的妻子。我未見有能兼二者之人。”

莫師以過來人的身份嘆了口氣,不再逼迫皇帝,只道:“抓緊生兒子。”

皇帝道:“盡力生。”

只是大皇子八月底的五歲生辰,李固原是想好好為他辦一場的,因崔盈娘母孝,她又哀戚,還勸皇帝:“青雀還小,陛下不要為他開了奢靡的口子。”

李固便沒大辦,只後宮諸人開個家宴。又把李大郎、李五郎、李七郎三人喊進宮裏,加上胡進,抱著青雀與他們吃了頓酒。

伯伯們各有禮物相贈,都是讓小兒開心的物件,青雀眉開眼笑。只他如今滿五歲了,愈發懂事了,規規矩矩地給伯伯們道謝,實在討人喜歡。

九月,安毅侯蔣敬業浩浩蕩蕩班師還朝。

安毅侯功大遭人嫉妒,難免有些人會放出“功高震主”之類的話來。但蔣敬業跟隨李固多年,得他器重,當然是個明白人。

他一回來立即上交兵符,慶功宴之後,還被皇帝留宿紫宸殿,據說與皇帝挑燈夜談,抵足而眠,實在令人又羨又嫉。

只第二天邶榮侯進宮,看到安毅侯下頜青了一塊,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