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2/3頁)

袁聿忍不住看了一眼自己的老東家楊長源。這位國公爺說,自己這公主外甥女心思簡單,還有些天真,不諳世事。

若只是天真不諳世事還好,就怕性子不好,耳根子軟,易聽小人唆使攛掇那種,才是最糟糕的。

袁聿觀察謝玉璋,謝玉璋也在觀察他。雖然清矍瘦削了些,但看著也是挺健康的男人,怎麽一場病說沒就沒呢。

認過人之後,謝玉璋對袁聿說:“我今日來,主要有三件事要交於袁令。頭一個,我陪嫁這些人,大多是京畿附近人士,或至少已經在京畿生活多年。此去向西北,道路遙遠,愈是前行,水土飲食便與故鄉愈是不同。我聽說許多人到異地最容易水土不服,聽著是小症,卻也有要人命的時候。咱們需早做安排。”

只這頭一條,袁聿立時便心中大定。

不管是公主自己想到的,還是公主身邊有人指點,這位公主公主第一件先提出這件事來,便叫人十分放心了。

袁聿躬身道:“此事還要倚重包太醫。”

謝玉璋隨嫁了兩名太醫,另又自民間招募了數名郎中,以太醫包重錦為主事。

包重錦是個三十多歲的鰥夫,脾氣不是太好,在太醫院裏混得不怎麽樣,進宮給貴人們問診這種事通常都輪不到他,日常是給宮人內侍診脈問病的。也是因為人緣不好,被踢到了陪嫁隊伍裏去。

見謝玉璋看過來,他叉手道:“殿下先前送到太醫院的條子,太醫令已經著我等多多備下藥材。殿下擔心的水土不服、腸胃不適、嘔吐腹瀉等症,尤其備得多。殿下可以放心。”

謝玉璋知道他的醫術其實是相當不錯的,甚至救過她的命。只是他們在草原上生活了十年,那裏本就缺乏藥材,後來亂起,商路斷絕,藥材更是千金難求。

也是因為如此,王石頭等人病倒,她不肯拋下他們,他們才那樣感激她。

這一世她一番籌謀努力,雖不能改變和親的命運,卻與前世很不相同了。

謝玉璋看到這些不同,內心中感受到了力量。

“第二個,要大量收購羊皮。這個我已叫我身邊的人在做了,只是我身邊多是女子,又在宮裏,行事不是那麽方便,現下有了諸位,倒是方便多了。”謝玉璋說。

袁聿的眼睛亮了,叉手問:“不知道殿下要收多少?”

“這個你去算吧,總之隨我去的這些人,我要他們到了那地界,必得每人一身羊皮襖。”謝玉璋說。

她的家丞忍不住插嘴道:“陛下已給隨嫁諸人賜下了厚襖,這皮貨……雖是羊皮,花費也頗不菲。殿下三思。”

“我有錢,勿用擔心。”謝玉璋說,“我問過了,即便是厚襖子到了塞外也不夠,那裏冬日常有暴風雪,雪深起來能埋小腿。會凍死人。”

“正是!”袁聿贊道,“殿下有心了。塞外苦寒之地,與關內實在不同。若沒親歷過,實難想象。”

謝玉璋點頭:“大家夥遠離故土隨我而去,我斷不能叫他們一場雪便埋骨他鄉的。羊皮羊毛本就價賤,又不是貂皮、狐狸皮那等好物。只是不知道在雲京突然一時間收不收得到這許多。不過也沒關系,若收不夠,我們就一路走一路收。反正愈是往那邊去,皮貨愈便宜。”

竟還知道愈近貨源地,貨價愈賤的道理。哪裏像勛國公說的“天真無知,不諳世事”呢!

袁聿的眼睛愈發亮了。

第三個,謝玉璋則提起學習胡語之事。

“大家都得學。不必教那些高深的,掉書袋的內容,只教些日常吃穿住行、如何交易買賣的常用語即可。”謝玉璋的目的非常清晰明確,她甚至早就整理好了大綱,交給了主事的通譯,“這是我歸整好的,你們拿去謄抄,照著這個教就行。”

又說:“你們要分配好,分別到宮裏、兵營、匠營去教導眾人。若人手不夠,請袁令來跟我說,我們可以去四夷館那裏借人。”

她坐在上首,因是第一次正式的與自己的屬臣見面,這趟來特意擺了儀仗,著了正式的宮裝。

山梗紫的鳳凰紋浣花錦,燕頷紅壓金線的曳地如意雲煙裙,頭戴寶石金花冠。侃侃而談、細細交待的時候,眾人都忘記了她的年齡。

他們看到的是一個個雖年少,卻頭腦清晰、頗諳世務的公主。這一次見面,可以說是賓主雙方都滿意。

袁聿尤其滿意,事後還對柳長源說:“國公爺真是謙虛,寶華殿下在這個年齡,雲京閨秀有幾個能如她這般思慮周密的?”

謝玉璋表現出來的沉穩、縝密,楊長源其實比他更吃驚。他想說點什麽,又不知道該說什麽。

閉上嘴,只覺得心疼。

袁聿這邊確認了未來跟隨之人靠譜,俱是心中安定。各自領了事去,開始忙碌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