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寒假必須搏一搏(第4/5頁)

小叔也奇怪地問:“你怎麽無端端地想考清華?”

陳明覺得跟他們沒什麽好解釋,就淡淡地說:“清華好嘍。”

“傻仔!你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啊。似我當年一沖動,去了英德,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現在想調也調不回來了。你千萬別學啊。你去了北京以後想回來就很難了,現在調進深圳極困難……”

“明仔,你聽見沒有,你阿叔也是這麽說的。”爸爸立刻和小叔一唱一和起來,“你阿叔當年就像你,一定要去英德縣。家人勸都不聽,現在後悔了。你不要也辦傻事啊。你大姑從香港寫信來了,他們全家移民新西蘭,叫你好好讀書,她在香港的資產沒有全部變賣,就打算以後接你去。”

小叔吐出口中的茶渣:“大佬,我這次回來真的不打算走了。我這次請了長假,就是回來跑調動的,我買了很多英德特產,送人用。大佬,這次你一定要幫我一把。你們不是賣地給政府嗎,可不可以加個戶口條件……”

小叔談起自己的事滔滔不絕。

陳明立刻懷疑有沒有告訴他們自己這個志向的必要。這就是在他心目中占一席之地的小叔?他冷笑了一下,想上樓。

“站住,明仔。”小叔又叫住他,小叔走近他,拍拍他的肩,“你聽阿叔的話是沒錯的,這些都是經驗,難道阿叔會害你嗎?別犯傻,到了我這一步再來後悔可就遲了。後生仔就怕意氣用事……”

“我要回樓上溫書了。”陳明頭也不回,噔噔噔上樓了。

底下,兄弟倆還在攀談:“別叫明仔考清華。現在是怎麽講的,‘去不了國外去港澳,去不了港澳來深圳!’幾多人想來都來不了,深圳的反而要走?上清華有什麽用?考個深大金貿系,將來找份好工就很好了……”

“我也是這樣想,但是明仔他不聽……”

陳明不想聽。他把自己反鎖在屋內。

燕雀焉知鴻鵠之志哉!

小姐這次回來的主要目的是跑調動。好像是跑了一圈又回到起點一樣。今天的談話徹底損壞了他在陳明心目中的形象。陳明覺得這個家裏再沒有一個可以交心的,這個世上沒有一個人理解他。

也計會像小叔說的將來要後悔,但他要走,考“清華“是他的志向,決定了的事情一定要做下去,他是個言必信行必果的人。

很少有人理解陳明。當一個人心裏有信念的支持時,無論道路多麽艱辛,路途多麽遙遠,甚至會有相反的結果,讓人悔恨終生,可他還會固執地去做。

也許陳明就是這樣,沒有什麽別的原因,僅僅因為他的信念,他必用強有力的事實證明給所有的人看,他是卓越的。

外山是爆竹聲,想必又是哪家人出海回來,家人為他接風吧?推下是喧嘩聲:春節怎麽過?晚上吃什麽?這一切與陳明胸腔裏膨脹的勃勃的雄心多麽不相稱。什麽深圳戶口,移民新西蘭,入居香港,他全看不上。畢竟任何道路的選擇只能意味著選擇其他道路的不再可能。陳明要走自己選擇的路。

沒有人明白他。

他坐在旋轉椅上轉了一圈,又看見門後那個雷震子——風雷兩翅的雷震子,他笑了。

隨手撕張台歷紙,精心地折成一架小飛機。陳明特意把翅膀疊得很實卻不重,很長卻不笨。他知道要讓飛機飛得高飛得遠.關鍵就在於這兩只翼——像雷震子似的,孩童時他們常玩這個,比誰折的飛機飛得遠飛得高,陳明總贏。出為他從小知道“展翅高飛“這個道理。他若有所思地拿起紙飛機,把機頭對準嘴巴,呵了口氣,據說這樣會飛得更遠,他把紙飛機向窗外投去一一一果然直沖藍天。

他要讓錢生仔

古水村今年按人頭在春節前每人分紅一萬,就是說,當地的頑童也個個是“萬元戶”。陳明沒怎麽動用,僅是抽出四百元交了“托福”學費等,其余都交給媽了。余發就不同了。他先花了兩千來元買了一套名牌,把自己包裝一番,又請他的“酒肉朋友”下了幾次餐廳,稀裏糊塗又用去了幾千,最後剩下三千。父母在錢上對余發是放開手腳的,何去何從,從不過問。有一次余發從保險箱裏拿走一千,父母連提都沒提起。是不知道還是知道了不當回事?

余發在錢上也有自己的小算盤,會花錢還得會賺錢。面對這三千銀紙,他有自己的考慮:要讓錢生仔。余發才不會像班上那些同學傻乎乎地去打工,累死累活一百二百的,本地人是看不上打工的,他們才不會去做呢,工廠裏的打工仔打工妹絕大部分是外地人,鄉下人。余發要炒股。

股票這東西在中國這幾年才興起來。它像一個“幽靈”。最初,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花那麽多錢去買張紙,一定是發瘋了。當時人們還不知股票為何物,股票幾乎與破產。跳樓這些劃上等號,所以當第一張股票上市時,人們望而卻步。幾年之後,深圳所有的人都像吃了達觀藥,圍著這個指揮棒團團轉,股票成為公眾話題,每個餐桌的必備菜,人們開始痛心疾首:“當初,我要是買它一萬股,早成了百萬富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