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麽都活得那麽脆弱? 從馬丁“回家鄉工作”的情感與觀念說開去

有的人很堅強,其實很脆弱。有的人很堅固,其實很封閉。有的人很堅硬,其實很愚昧。我想問一下,為什麽堅定、開闊而慈悲的人會那麽少?我還想問一下,為什麽我們都活得那麽脆弱?

我看到學生的一句說說:“有人覺得,大學畢業留在大城市找份好工作,拿高薪就很××。實際上,我覺得這一點不××。因為你遠離家鄉父母親人,每年四處奔波遊走,父母患病你也未必能回去陪護。你的××是背後愛你的人默默的付出換來的。真正的××是寧願舍棄一些東西,能夠養活陪伴愛你的人。得和舍,有時後者更偉大。——馬丁”

我以為說這話的人是偉大的馬丁·路德,網上搜索後才知道他原來是一個主持人。不過他也是說一套做一套,在家鄉之外的大城市拿著高薪工作。對一些所謂的名人的話輕信,是一個人不成熟的表現。由此我作了如下思考。

其一,我想到了修養問題。這番話被說說主人刪除的是“牛×”這兩個字,由此我想到了一個人的修養問題。“牛×”可以說是現在的流行詞匯,她之所以刪除它,也許是因為覺得其不適合自己的性格。但是現在的所謂公眾人物也許是因為修養,也許是因為習慣,也許是因為要和想象受眾的詞匯符合,而用了這個詞。其實為什麽不能用“厲害”、“優秀”、“出色”這種中性詞?因為用了這個詞,他們也可以用相近的詞語,如改改前面那個“牛”字,換成其他動物或詞語;或者改改後面那個字,換成其他意思相近的詞語。無論如何,這都很惡心很沒素質。

我是農民出身,現在網絡又那麽發達,我接觸的臟話多了,但是在我的記憶裏,在我的現實生活中,我幾乎沒有用過這樣的詞語,連國罵都幾乎不用。因為我覺得動不動就拿器官來說話,那不等於裸露成性嗎?但是我們的身邊,太多這樣的例子。如有一次我坐車,旁邊的大學生模樣的女孩子接電話打電話,說了一通臟話,但又不像是吵架。我聽了很反感。又如韓寒,很多人覺得他很有個性很堅強,其實我覺得他很沒有個性很脆弱,因為他受不了別人對他的任何批評,動不動就罵街。這是一種唯我獨尊的“文革”式的思維方式。這個世界不可能沒有批評,只說好話,那太不真實。

其實真正有個性很堅強的人,都會很冷靜能夠自我反思,能夠笑看雲卷雲舒。韓寒為什麽會如此?就是因為他的背後站著龐大的利益集團,他不能不維護自己的形象。從能力上而言,其實全國比他能力好得多的人多的是,萌芽文學獎的冠軍那麽多,出來了幾個?這就是時勢造英雄的結果,其他人再厲害,大眾文化寫作產業空間的蛋糕就那麽大;韓寒他們或許也不想其他人出來,相關機構再捧其他人的成本會很高,風險也更大。多少人罵尼采,罵海德格爾,罵張藝謀,罵莫言,他們都不予理睬,因為“你再怎麽罵我,我都已經存在。我一個勁跟你對罵,浪費我的時間精力”。

其二,我想到了工作問題。我一直對大眾傳媒保持距離,保持反思。其實很多主持人包括馬丁的話,也是出於工作需要才說的,並不是他想說什麽就說什麽。他們說話的思想基調,甚至說話的方式,都已經被預先安排好。他的所謂“毒舌”的風格也是這樣一種被打造被決定的結果。正因為被決定,所以連韓紅這樣的人都不敢違抗這樣的潛規則,明知歌唱選秀的選手水平不行,最多質疑幾聲,也無能為力。因為其他評委都投了贊成票,她最多投棄權票,連反對票都不敢投。他們是如此脆弱!更不用說權力的壓制對普通人所造成的脆弱了。

馬丁這番話,就找工作而言,只在找工作不要迷戀大城市,也要考慮小城市;不要非找遠離家鄉親人的城市不可,有可能的話要在比較靠近家鄉親人的城市找工作這兩個意義上,它是成立的。除了這兩點外,他的話的邏輯是如此不堪一擊,心理是如此脆弱。就回家鄉工作不願奔波這種情感,我是同情的;但是對於這種觀念,我持中立立場。

一是,我不覺得誰都應回家鄉(主觀上),都能回家鄉(客觀上)。這也不利於家鄉的發展,家鄉缺乏外來的思想、文化、經濟交流,反而培植了地方權力和家天下式的腐敗。

二是,有些家鄉是難以回去的,尤其是發達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他說這番話,是否暗示著從哪裏來回哪裏去,大城市出生居住的在大城市工作的地方保護主義?本來就僧多粥少,本來競爭就白熱化,在那裏工作的人來自全國各地,甚至連肇慶這種二三線城市都如此,未必是在那裏居住或出生的人。我有個博士同學家在廣州,找工作卻只能找到湛江,每周很辛苦地回家照顧孩子,只希望以後有機會或評上高級職稱能回去,難道你讓她不工作,就待在家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