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第3/4頁)

“那個萬惡的舊社會啊!”

但是請注意,這個美麗的愛情故事並不是到現代才流傳開的,古代的人們就很喜愛這個故事,民間更是對梁山伯對祝英台充滿了同情,要不然人們也不會把那些雙宿雙飛的蝴蝶就分別叫做“梁山伯”與“祝英台”了。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古人是沒有我們現代人這種覺悟的,也就是他們在這個故事看到的並不會是什麽封建禮教對青年男女的迫害,那麽這個愛情故事真正打動那個時代人們的關鍵是什麽呢?這也是我們今天要還原這個故事的關鍵所在。

先來看看古代典籍記載的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與現代版的梁祝故事有什麽不同。

我們前面說過,現在可以看到的有關梁祝故事最早有著較為詳細記載的是唐代張瀆的《宣室志》,這裏面是這樣記載的:

“英台,上虞祝氏女,偽為男遊學,與會稽梁山伯者同肄業。山伯,字處仁。祝先歸,二年,山伯訪友,方知其女子。悵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馬氏子矣。山伯後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適馬氏,舟過墓所,風濤不能進,問知山伯墓。祝登號慟,地忽逢裂陷,祝氏遂並葬焉。晉丞相謝安奏表其墓曰義婦冢。”

從這段記載可以知道,祝英台女扮男裝的驚世之舉確實是實有其事。另外,她也確實跟梁山伯是同學,是好朋友。但是祝英上了兩年學就先回家了。又過了一年,梁山伯從同學、友人那裏得知祝英台竟然是女孩子,心裏是“悵然有所失”,回到家就讓家裏人去祝家提親,可得知這時候,祝英台已字馬家了,“已字”就是女孩兒許配給了男方。

梁山伯聞此消息,後來抑郁而終,病死在鄞陽縣令的任上,墓在鄮城西郊,正好就是祝英台去馬家成親必經的路上。祝英台成親路上,船過這一段江面,江上大風大浪,就堵著船不讓過去。祝英台一問才知道曾經思念她成疾的梁山伯就葬在岸邊,於是上岸哭祭,真情感動天地,墓陷地裂,祝英台於是跟梁山伯得以合葬。注意,最後,梁山伯這個墓最後經謝安申請,被朝廷表彰為“義婦冢”。要知道這本是梁山伯的墓,按道理應該叫“義夫冢”啊,就算是兩人合葬在此,也不能只叫“義婦冢”啊?原來啊,在古代男權社會裏,古人認為梁山伯對這段錯失的情感念念不忘固然不易,但祝英台作為一個女人,能對已經逝去的梁山伯還如此有情有義則更為不易,所以才將此墓叫做“義婦冢”。

看了這段記載,我們可以發現,雖然大體情節上與現代梁祝的故事並沒有本質的差別,但是通過情節所表現出來的人們的情感取向是不一樣的。最關鍵的就是造成這個愛情悲劇的兩大外力不見了,既“馬家的逼婚”與“祝家的逼嫁”不見了。雖然造成梁山伯抑郁而終的原因還是祝英台已許配馬家,但這已經純屬是命運的捉弄,而非人為的慘劇了。

既然不看重這種外力因素,那麽這段愛情本身一定有什麽特別的內涵讓世人感動,我想這才是這個愛情故事在一千多年的封建社會裏也一樣被人廣為傳播的最重要的原因,那麽這種特別的內涵到底是什麽呢?

我以為答案很簡單,就是兩個字——“錯過”。

就我個人感覺而言,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打動我的地方,並不是它的時代意義和社會內涵,而是那段愛情的本身。

對於愛情來說,最痛心的愛,大概就是被錯過的愛。

用李商隱的詩來說,就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用周星馳美麗的大白話來說,就是“曾經有一段真摯的愛擺在我的眼前,我卻沒有珍惜,等到錯過之後,才追悔萬分。如果可以重來一次,我會對那個女孩兒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要在這份愛上加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這段話說得實在太精彩,以至於雖然是段假話,也同樣被人廣為傳頌。請注意,周星馳扮演的孫悟空在對紫霞仙子說這話的時候,當時的意圖還是為了騙她,為了得到月光寶盒。但我想,如果是換了梁山伯或者祝英台說這話,我相信,這一定是他們痛徹肺腑的痛心之語。所以當梁山伯知道祝英台竟是女兒身,而她又許配給了馬家之後,那種巨大的後悔讓他在短時間內就抑郁而終了。所以當祝英台得知思念她的梁山伯已經抑郁而終時,就撲在梁山伯的墳上,痛哭到天崩地裂,與梁山伯一起雖不能生則同室,卻最終死則同穴了。

我們經常會在“當愛已經往事”時,唱“有多少愛可以重來”,事實上,沒有愛可以重來,所以留給我們的只有如深淵般的悔恨與蒼涼。這種感覺不論在哪一個時代,哪一個地方,對於人類來說都是一樣。我從來就不同意在愛情上也有進化論一說,唯獨愛情是不可能與時俱進的,是千百年來也是千百年後都不會有絲毫變化的,我說的是那些讓人產生愛與恨、悔與痛的各種感覺。正是這種感覺讓我們在解讀梁祝故事的時候,產生了最為強烈的共鳴,因為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注定與一些人、一些事曾經失之交臂、擦肩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