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一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自憶兒家(第2/3頁)

這時候,西施出場了。

這裏要注意,故事的主人公是出場了,但卻不是用她自己的名字出場的。

西施,是姓西名施嗎?

那肯定不是。

那按春秋時稱呼人的習慣,是村子西邊一個姓施的女子嗎?

好象有點道理,因為我們都知道一個成語叫“東施效顰”,東施就是一個住在村子東邊的施姓女子,那西施當然是住在西邊的。

但是早在西施故事出現以前兩百年左右的時候,管仲,就在他的《管子?小稱》中說:“毛嬙、西施,天下之美人也。”也就是說,西施早有其人,而且已經成了美女的通稱。只是後來這個西施蓋過了所有前面的西施,使得人們以為,西施指的就是顛覆了吳越歷史的那個西施。我覺得,這既是這個女子的悲哀,因為她為越國做出了那樣大的貢獻,卻連美麗的名字都不能留下;但這又是這個女子最偉大的地方,是她讓這個名字在中國的歷史裏有了一種不只拘限於形式上的美麗的內涵。

其實,據民間傳說,西施的名字叫夷光。關於範蠡如何發現西施,民間也有很多傳說。《浣紗記》裏說,是西施在河邊洗衣服時的美麗身姿一舉打動了範蠡,以至於他對西施一見鐘情。另外一種說法是他看到西施面帶愁容,就與她搭話,搭話過程中了解到她是為越國的亡國而哀愁,真是“天下興亡,匹女有責”了,這讓範蠡既感動又欽佩,一下子就愛上了她。

還有一種說法是,西施被從民間帶到宮中,被教授舉止禮儀,也就是施行美人計之前的上崗培訓,而這個培訓老師就是範蠡,二人在這個培訓的過程中,產生了情感,同時也堅定了幫助越國復國的革命理想。

我個人比較認同最後一種說法,因為按前兩種說法,我們就很難理解,為什麽範蠡會把自己深愛的西施貢獻出來,去幫助不是他的祖國的越國去完成復國大業。正是在計劃的準備實施過程中,兩個人漸漸產生了愛情,所以當計劃必須實施的時候,這種愛情就必須讓步給復國大業的需要,這也為二人愛情歷程一開始就抹上了悲劇的色彩。所以,當西施被送到吳國去的時候,就有了“風蕭蕭兮易水寒”的壯烈。

當然,有人會說,範蠡可能不是一個愛情至上主義者啊,他可能是一個事業至上主義者,幫助越國復國可以讓他更有成就感啊?所以相比較而言,他可能在乎復國多些,而在乎西施少一些。這樣說。似乎有些道理,但如果範蠡真是一個這樣的人,他後來就不會取名叫“鴟夷子皮”。

說到“鴟夷子皮”這個名字,就要說到第二個最為關鍵的問題,那就是這個故事的結局、這場愛情的結局到底是怎樣的?

聲明一下,我們從故事的開始,直接跨越到故事的結局,為的是不讓故事的過程幹擾了我們的視線。西施在吳王夫差身邊的幾年,使她對夫差這個男二號到底有怎樣的情感我們也可以在結局時看得更清楚一些。

《史記》很奇怪,講到範蠡的時候,根本沒提到有西施這個人。《史記?貨殖列傳》裏說到範蠡的結局時說:“範蠡……乃乘扁舟浮於江湖,變名易姓,適齊為鴟夷子皮,之陶為朱公。”也就是說越國滅掉吳國後,範蠡不辭而別,改名叫“鴟夷子皮”,前往齊國去了。後來他又離開齊國到陶這個地方,也就是今天的山東定陶,這時候他又改姓朱,所以後世又稱他叫陶朱公。問題是他在離開越國的時候,改的這個名字,“鴟夷子皮”,到底是個什麽樣的名字呢!難道復姓“鴟夷”,名“子皮”?

台灣有個作家叫高陽,他是這麽解釋的。鴟夷是用牛皮或馬皮做的酒囊,用得著時,虛能受物,腹大如鼓,用不著時,不妨掩而藏之,範蠡以此自況,正就是君子用行舍藏的意思。另外一種可能是,這個鴟夷就是皮袋子的意思,吳王夫曾經命他的功臣伍子胥自殺,就用鴟夷這種皮袋子盛了他的遺體,投到江裏面,所以範蠡自稱鴟夷子皮,就是在表示他亦是越王的罪臣。

這兩種說法都有些合理的成份,但看上去都受了《史記》的影響,也就是說,不論怎麽樣,範蠡的這個名字,這個離開越國的結局根本不關西施什麽事。

這是讓人很難接受的。

相比較而言,我更認同國內另外一位學者許暉的看法。他也說鴟夷子皮就是皮袋子的意思,但一個人為什麽好好地姓範名蠡不叫呢?而且他後來不是也改朱了嗎?這都是正常的名字啊?為什麽偏偏在他離開越國的時候,叫這個這麽奇怪的皮袋子的名字呢?許暉認為,這是因為範蠡是個大情種,他取這個名字,完全是在悼念西施。

說悼念西施,很多人會大吃一驚。第一,西施和範蠡最後不是雙雙歸隱了嗎?第二,就算是悼念,怎麽會用皮袋子這種奇怪的名字來悼念一個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