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Q和女孩R 互為圍城

坦白講,以這兩個女主人公的年齡來說,或許在很多人的眼裏,她們已經並不在“女孩”這個範疇裏了,甚至,一定還有很多人認為,她們應該屬於“熟女”的行列,就算還勉強稱得上是“女孩”,也其實已經在一個危險的分界線上了。她們倆是工作上的競爭對手,還沒見過她倆的時候,我就從同行那裏聽說過她倆漫長的鬥爭史。

Q小姐和R小姐就職於一家很大的藝人經紀公關公司,兩人的職位平級,都算是這家公司的中層,分別帶領著兩個不同的團隊。雖然分屬不同的團隊,但她倆的工作絕不僅僅是各行其是那麽簡單。他們公司有一套非常明確的量化體系,每當她們負責宣傳的藝人有作品上市,這些藝人和作品頭版頭條的刊登率,門戶網站焦點圖的出現率,在各大搜索引擎的搜索指數,甚至微博的轉發量和關注度…… 都會被老板以及公司裏的所有人拿來做比較,這個比較都體現在這些可以量化的數據上。

此外,做經紀和公關,最重要的就是資源,包括客戶資源和媒體資源。而在這個圈子裏,好的資源是有限的,既然是有限的,那就需要搶奪。

簡單說來,Q小姐和R小姐是典型的職場對手。她倆的職位,決定了她倆必須要為了自己的利益去爭搶。據說,她倆之間的搶奪,是由來已久的。幾乎從她倆進這家公司的第一年,到現在各自帶領一支成熟的團隊,這兩個很強勢的女人,一直在爭奪不休。

Q小姐和R小姐的外型和氣質都著實相差很大。

Q小姐剪著一頭短發,皮膚很白,下巴略尖。一般情況下,她的頭發整齊地梳向一邊,薄薄的,貼著頭皮。她的衣服以深色套裝為主,修身、貼服、聽話,最大程度地顯示了她作為一個公司人的幹練。

和她第一次見面,她還沒開口說話的時候,我心裏以為她有可能會講粵語,或是英語——因為她的氣質實在太像“港女”了,每個OL都做統一制式的香港中環好像更適合她,而不是人的氣質相對比較“散”和多元的北京大望路。

雖然她從事的是娛樂行業,但我總覺得她有一種我想象中的金融行業從業人士的專注和效率至上。甚至有時候,我會覺得她顯得有點刻板。這種刻板,使她和周圍的人都很不一樣。

有一次她做東的飯局上,她正在跟我們這群記者們介紹著她手頭的一個案子,是關於一個劇的整體宣傳方案。正介紹著,一個同行突然插嘴:

“Q,剛才你說話的時候,我一直在看你,突然就發現你長得特別像一個演員,你猜是誰?”

於是在座的大家都紛紛插嘴說,早就覺得Q長得特別像一個明星雲雲。有人說她像鄧萃雯,有人說像年輕時的吳君如,還有人說有點像楊千嬅,反正都是線條和氣質偏硬的港女。

第一個跑題的同行總結:

“你們說的都不對,我覺得和Q最像的人其實是田蕊妮,就是杜汶澤的老婆,對吧!”

大家又開始議論,她的幹練和偏冷峻的氣質,以及那個緊貼頭皮,梳向一邊的發型,和田蕊妮真的很像很像。

因為我對香港的明星不是特別熟,所以一時半會兒也想不起來這個叫田蕊妮的女明星的具體長相。正在順著大家的話題努力回想的時候,我突然發現坐在對面的話題主角Q小姐陷入了沉默。

她抿著嘴,有點無奈的樣子。表情略有點不耐煩,像是在等待大家把這個話題講完,又好像是感到有點奇怪:為什麽她正說著好好的一個工作方案,就突然被另一個人截了去,然後就討論成一團呢?

大家討論了幾句,話題重又回到她身上。有人問她:“你自己覺得像不像啊?”

她摸了摸頭發,有點應付地說了一句“應該是吧”,然後又生硬地把話題扯回之前的那個顯得有點乏味的宣傳項目上來。大家全體低頭吃菜。

後來再次見到她的時候,我發現她換了發型,短短的劉海梳到前面來,而且全部染成了鮮艷的酒紅色。我猜,也許她心裏不太喜歡別人說自己像其他人吧。

R小姐做事的風格和Q剛好相反。R看起來沒有那麽有效率,整個人的形象就是一個不太修邊幅的北方大姐。她那種親切的風格讓她贏得了實際的工作效率。

每次和她吃飯,她都要先跟大家扯一通家長裏短——先跟未婚的姑娘聊聊和男朋友的相處,或是怎麽找一個靠譜男朋友的話題,然後勸慰已婚無孩的同行“趕緊生一個吧,時間不等人”,有孩子的人和她就更有的聊了,比如去哪個網站海淘小孩兒用的東西,或是討論一下與各自的婆婆在帶孩子上的理念如何不和……好多時候,我都覺得自己並不是在一個媒體飯局上吃飯,而是身處在街道居委會上班的知心大姐的辦公室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