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思文(8)(第2/4頁)

她的辦法很簡單,之後長安就開起了不少面館、餃子館之類的館子,專做各種面食。另外,陳嫣在長安的一些高档酒舍也開始在菜單上擴展面食…這樣推廣面食看起來是笨辦法,但這種辦法是必不可少的。

推廣一樣主食,必然得各種方法都用上,相互配合!這種直接對接消費者,讓消費者有‘試用’機會的‘體驗店’,看起來效率不高,卻也是很有必要的!

為了推廣面食,陳嫣幹脆辦了一場宴會。這場宴會的主題當然不會只說是面條,陳嫣請來長安的權貴,對外說是得了一批珍珠寶石美玉,辦的‘珠寶會’。這些東西不只是女人喜歡,也是此時男性貴族需要佩戴的東西,所以男女老少請來也不奇怪。

要說還是外面廣闊天地的珠寶玉石多呢,品質也非常不俗!陳嫣讓人用連枝燈、燭台點蠟燭,又上掛無數琉璃燈。在蠟燭亮度不夠的情況下,硬生生用數量堆出了‘流明’,整個室內亮堂堂的,可以與後世亮度較低的電燈相比。

在這樣的燈光中,亮晶晶的小寶貝被裝點其中。陳嫣拿出來展覽的當然不會是一般的貨色,往年往外賣珠寶玉石的時候,陳嫣只會摻雜很少一部分精品,其余的最好的那一部分都是自己收藏(珍珠除外,因為珍珠會‘人老珠黃’,收藏是沒什麽意義的事)。

這些收藏起來的寶石,一部分是留著自己用或者傳家,另一部分就是囤積居奇了。這麽多的稀罕寶石,一次性流到市面上,能消費的起的人有多少?說不定要掉價的!所以最好是慢慢放出去,細水長流。

寶石之中,幾乎都是彩色寶石。華夏自古以來就不太尖銳的棱角,鉆石在清朝時還不受皇室所喜,覺得不太吉利呢!可是鉆石是無色的,如果不切割出來,顯示出璀璨的光彩,和水晶、玻璃又有什麽分別?

這些彩色寶石顏色可以說是千變萬化、深淺不一!一個個貴女貴婦,在燈光下看這些個小寶貝,直覺的心肝撲通撲通跳!

男子則多看玉石,陳嫣這裏自然多的是美玉!這些玉石很多都是從外國弄來的,這倒不是因為國內不產美玉,而是玉石在外國忒便宜了!好像除了華夏,以及受華夏影響的一些文明,另外的地區都不太看重玉石。

在他們看來,這種‘石頭’的價值有限,實在弄不懂東方人為何如此癡迷。

這個時候其他地區的人還不知道他們看不上的‘石頭’在華夏是能賺大錢的,或者說就算是知道了也不在意——這個時候有能力進行遠距離貿易的人非常有限,東西方之間隨便倒騰點兒什麽都能賺大錢。一邊的東西在另一邊可以提價不知多少倍,賺到超額利潤,這難道不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嗎?

既然外國的玉石便宜又沒有人和陳嫣搶,她何必再在國內的玉石市場面對激烈的競爭呢!

這些玉石大多只經過簡單的加工,就是磨掉外表的石頭殼而已,並沒有進一步加工成飾品用具。如此,玉石也還是比較本真的樣子,有的玉石本來就是幾種質地匯聚,沒有那麽精致,卻另有一種天地鐘靈秀之感。

這些玉石的品質不必多說,在時下人們願意為玉石傾家蕩產的年代裏,絕對都是價值連城之寶。

唯一可惜的是,陳嫣今天拿出來的珠寶玉石都不是用來賣的,而是用來看的。

也不是不賣,只是有技巧。請大家賞寶之後選寶,得票最多的三件寶貝會進行拍賣,拍賣所得的錢財會用來支持教育事業,多在長安弄一些掃盲班。

這樣一來,宴會的逼格也起來了。

而就在這場宴會中,陳嫣夾帶私貨,把面食帶了出來——也不是硬帶,而是讓人用菜汁和果汁給面染色,做出仿造珠寶玉石形象的食物來。其中有正經的主食,也有點心。

大家一開始以為這是一種意趣,後面吃的多了才回過神來,今次吃的東西似乎不知道是什麽啊!

這種硬推廣,陳嫣自己是不會去做的,太掉逼格了,所以只能事後借她府中人之口傳揚出去。

於是大家都知道‘面粉’的存在了…陳嫣身邊的庖廚本來就很有名氣,一方面是因為陳嫣常常會提出自己的意見,讓他們弄出更多更好更復雜的菜色。另一方面,有陳嫣這麽個主家,上有所好、下必從焉,這些廚師自然更熱衷於推陳出新!漸漸的,大家格外關注陳嫣府上庖廚的‘私房菜’,若是能學一些去,立刻就能在圈子裏出名,這也算是一件值得誇耀的事了。

所以學陳嫣府上的菜色,這是有傳統的。

現在陳嫣府上出現‘面粉’,自然多的是人學…去糧店一打聽,果然已經有面粉在出售了。價錢不算貴,只比粟米貴一點點(隨著生產量增大,成本還可以壓縮,至少和粟米價格平齊是沒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