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鹿鳴(6)(第2/4頁)

她說是這麽說,其他的人卻不會當真!

想想陳嫣手上的那些產業,以交通號為例,牽扯的人、物還少嗎?從整個交通號看,復雜程度不超過朝廷任何一項事物!陳嫣既然能做下這個,再說自己掌控不了朝廷大事的調配,就有點兒過於謙虛了。

關於這個,也是大家在彩票之事後徹底想通的。在那之前,大家也有過顧慮,覺得陳嫣能做好生意,卻不一定能做好朝廷之事。現在經過彩票一事,大家的疑慮徹底消失了,前後反差,對她的信任更強!

在這個前提下,大家才能更公正地看待她過去做的那些事,能夠明白那些事的難度!而能夠完成那些事的陳嫣,大家並不覺得會被什麽朝廷大事的調配難倒。

事實上也是這樣,陳嫣提出的辦法,說是偷懶,也是她慎重考慮過的好主意——雖然確實能偷懶就是了。

“咱們招標就是了!”陳嫣笑著道。

政府招標是個很常見的事情,不只是現代政府,古代政府也有招標的情況,比如以後會出現的皇商。皇室和朝廷確定皇商,本質上也是一種招標,只是在招標過程中需要考察的不只是商人能夠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生意大小、資本規模等方面,還包括了這個商人鉆營的能力!

不過這也沒什麽,即使是現代政府的招標也要考慮一個企業和政府的關系,考慮企業的公關能力,而不是純粹地考慮一些招標書中寫明的東西。

陳嫣覺得招標能夠解決重修長安的很多問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省時省心省錢。

如果讓朝廷組織人手,又或者找少府來做這些事,表面上看勞動力不用擔心,技術也好,實際上會多出很多需要考慮的問題,比如召集人手就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兒。而且政府能夠發動的人手再多,也有一個上限,將工程包給民間商人就不同了,可以做到多點開花。

重修長安的工程量如此巨大,不可能給一家來做,而是會劃分區塊,招標數家有實力的商賈來做。這些人都是做慣了這些事的,當然有各自的辦法去招募人手,準備物資!到時候多線並行,很快就能驗收成果了!

而且這樣陳嫣就不必時時關注工程的方方面面了,她最需要投入精力的時候就是兩個。一個是招標階段,確定考察出能夠很好完成任務的商賈,另一個就是工程做完的驗收階段,確定工程質量達到了實現約定的水平。

至於平常,也就是抽查一番工程進度、注意注意賬目罷了。

這就類似於教導孩子,是家長自己上,還是花錢送到學校去。哪怕是家長水平不錯,有能力教導,一般也會選擇送到學校去…實在是心力不能及啊!真要是整天圍著孩子轉,做教導工作,恐怕沒有幾個父母能受得了。送到學校就簡單多了,只需要開始的時候考察好學校,以及最後驗收教學成果就好了,平常的輔導的那點兒壓力相對而言根本就是小事!

這其中也有一個補丁,那就是工程真的有什麽問題,該怎樣就是怎樣,對商賈哪怕是抄家殺頭都是可以的。這件事要換成是朝廷來做,質量上有問題能這樣處理嗎?那必然是不能啊!

“商賈不堪大任…”對於這個,就有人有反對意見了。這句話裏頭真心還是假意,大概是一半一半吧。這些人既覺得商賈真的不堪大用,根本承擔不起這樣的工程,另外也是覺得這樣做就不能分潤了,豈不可惜?

做工程是要花錢的,經手的人哪怕不做過分的貪腐,也能賺的盆滿缽滿。這就像是銀行家,他們也沒有貪腐,但就是靠著銀行裏流動的錢發了財!如果按照如今朝廷的‘潛規則’撈點兒,因為這樣的大工程暴富也沒什麽稀奇的。

這個時候招標包出去,縱使能夠在招標的時候和驗收的時候賺點兒好處費,那也絕不能和朝廷做這個工程相比。

“有什麽不堪大任的?”陳嫣笑著道:“我已經打聽過了,這些商賈做出的保證來看,值得一試!”

反對意見的人卻有些輕視,不平道:“商賈的保證如何能信?再者說了,商賈能做保證,朝廷各衙署也能做!”

聽到這裏,陳嫣卻是似笑非笑地掃了一眼眾人:“是嗎?這可和我知道的不同!商賈做了保證,必然是要做到的。做不到的話,就得用自己的錢,甚至自己的命去填這個窟窿!換成是朝廷衙署,那該如何?就算最後未做到,也是輕輕放過…”

陳嫣沒有直說自己的意見,但這和直說又有什麽區別呢。

劉徹高坐主位,對於下面的議論本來是不置一詞,保持一個公正態度的,但聽到這裏,也一時沒有忍住,笑了。

不同於朝廷諸衙署對陳嫣,在這個問題上是有對抗性的,劉徹這個時候卻是站了陳嫣這邊。他也承認陳嫣說的有道理,這種事交給商賈來做,做不好了了打殺罰都可以,但如果是衙署沒有做好,那就是另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