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鹿鳴(4)(第3/4頁)

但說劉徹為此生氣了嗎?那卻是沒有的。

具體來說,他其實已經習慣陳嫣如此了。這就好像他和陳嬌一樣,別人要是敢像陳嬌那樣對他冷嘲熱諷,甚至動手動腳,現在墳頭草恐怕都三丈高了。不要說陳嬌出身高,事實上,這個世界上比她出身高的人不多,但是真要數也不是沒有的。

只是劉徹習慣了陳嬌的態度,也就很難因此對她真的發怒,甚至要罰她了。

陳嫣的態度問題也是如此,對於劉徹來說,陳嫣從小到大就是這樣,並不捧著他。又不是第一天如此了,曾經他沒有因為這個而對陳嫣生氣,如今就更不會了。

其他人覺得皇帝做錯了,劉徹感受到這種態度,會覺得‘總有刁民想害朕’。但是換成陳嫣就成了‘她就是這樣的人’,舔狗一點兒,甚至是‘這世上也只有阿嫣是如此了’‘真的好不做作’。

就是這樣了,世界上很多事情是沒有道理可講的。

痛陳了‘白金’危害,陳嫣看向劉徹。

劉徹有點兒猶豫,他其實已經被陳嫣說服了,覺得白金還真就想她說的那樣,有這樣那樣的問題。而且現在有了陳嫣幫他找錢,他也確實沒必要明知道其中的問題,還得一頭紮進去。

但問題是,一方面,面子問題放不下。另一方面,白金還是能夠賺不少的錢,真讓他這麽放棄,又有一些不甘心。他的想法來說,既然陳嫣知道白金的問題所在,回頭給bug打補丁不就行了嗎?沒有誰閑錢多的咬手,根本沒不必要放棄啊!

稍稍表達了一下這方面的意思,陳嫣心裏翻了個白眼,但表面上卻還是耐心道:“若陛下真心想要在鑄錢上賺錢,這有的是辦法,根本沒必要如此。”

“譬如?”劉徹用期待的目光看向陳嫣。

“鑄幣權收回!”陳嫣輕輕吐出幾個字,然後又補充道:“若是不能將鑄幣權收回,又怎麽談白金之事?”

陳嫣已經說了,用銀錫合金制作的白金,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實際價值距離幣值太遠!如果民間跟進,鑄造一樣的錢幣,立刻就會擾亂貨幣市場。這種情況下,得禁絕私人鑄造白金。

但問題是,憑什麽呢?鑄幣權本來就是孝文皇帝分出去的,現在可沒有收回來!

雖然說,皇帝做事也不需要遵守什麽規矩,但既然都做到這一步了,為什麽還不收回鑄幣權!真要是鑄幣權回歸朝廷,私人鑄幣被禁止——這裏面的利潤是很高的,至少比白金要高!

真到了那個時候,何苦還要搞‘白金’呢?

陳嫣一口一個‘鑄幣權’收回,在場有些人已經苦笑了。

這個主意不好嗎?當然不是!事實上誰不知道鑄幣權本身有多賺錢呢,過去也不是沒有過鑄幣權國有的歷史,呂後時期,鑄幣權就已經收攏了,靠著這個,呂後時期金融穩定了不少,也賺了不少錢!

當初孝文皇帝分出鑄幣權也不是心甘情願,只是沒辦法了而已。

有過這樣的歷史,所以大家都知道鑄幣權是個好東西。但在此之前卻沒有人說要收回鑄幣權,原因就在於這裏面牽動了太多人的利益。

天下諸侯王,凡是封地內有銅礦的,都在鑄幣。還有有實力的地方豪強,也大抵如此。除此之外,貴族朝臣,就算自己不好出面的,也會暗中支持商人或者別的代理人去鑄幣。

銅水進去,出來就是錢,這是最沒有風險的買賣了!

這世界上就只有實力不足以支撐做這門生意的,沒有不想做這門生意的!

這樣一門牽涉面這麽廣的生意,怎麽好隨便開口?不提的時候天下太平,提起來就是風起雲湧…避開尚且不及,又會有幾個人為了這種事賭上自己的未來?

如張湯這樣的酷吏,倒是不怕這樣的困難!所謂酷吏,真的是能夠與天下豪強貴族為敵的。但是,讓他們主動提及要做這樣有困難的事,那也是為難。說白了,酷吏也是人,如果可以的話,他們也不願意隨隨便便就給自己的職業生涯制造本不必要的麻煩。

“鑄幣權啊…”劉徹有點兒感慨,看著陳嫣凝神半晌,道:“若是此事讓阿嫣來辦,可能辦成?”

陳嫣幾乎是沒有猶豫,道:“有何不可呢?只是這件事卻不是隨便做的。”

“只是若真要臣妹做此事,陛下就得許臣妹一事了——臣妹並非陛下朝中的孤臣,常想的是謀己身。真做了那樣得罪人的事,定然得想著如何全身而退。”陳嫣這話半真半假。

“說說看。”劉徹聽到這裏就笑了,他是真沒想到陳嫣會這麽說。陳嫣拒絕或者答應,都不算什麽。反而是這樣談起條件來了,並不像她的性格。劉徹本能地覺得這是陳嫣在開玩笑,也就有了些縱容的意思。

陳嫣想了想,道:“臣妹在揚州、閩越一帶海域,發現了一些小島,這是陛下也知道的,還在那兒開了種植園。若將那兒做了臣妹封地,臣妹也就不用擔心了——為陛下收回鑄幣權後,可回封地避禍。反正天高水遠的,得罪的那些人總不能去海上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