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沔水(6)(第2/4頁)

這種情況下,別說掠奪港口的物資了,就算是殺了港口的人作為食物,那也是很正常的。

這樣的困難被寫在海運號的諸多來信中…陳嫣也沒有辦法,她不可能讓非洲港口那邊的人不抵抗…如果真的是那樣,就完蛋了!所以最後也只能按照這些土著人的規矩來。

和他們打仗,打疼他們!當然了,陳嫣手下的人都已經進入文明世界了,是不會吃人的。

因為武器和戰鬥策略上的進步,陳嫣這邊基本上能大獲全勝,這就像是當年歐洲殖民者面對歐洲以外的世界時一樣。

贏了港口周邊的部落,這些部落人口原則上就屬於港口了,這就是這個世界的運行法則。正好,港口業需要人手,留在港口做事的人已經知道該怎麽做了——等到幾十年之後,港口人口經過兩三代,新出生的人口會徹底不記得曾經的事情,他們也會成為文明世界的一員。

到時候,哪怕華夏本土這邊失去了和一個個補給港口的聯系也不要緊,總會有有人掌握住這些東西,然後維持這條海上商道上的生命線——因為這是有利可圖的!

陳嫣要的不是那些表面上能看到的利益,她要的是她的這套能在她不在這個世界後還能持續施行著自己的影響力(當然了,如果能得到一些利益就更好了,畢竟她要做的很多大事都很貴,這是需要錢才能繼續下去的事)。

然後就是羅馬那邊了,這樣的直接貿易可不是請客吃飯過家家酒,很多事情都需要仔細籌劃。

那些連接東西方的中亞商人,他們走的是小宗貿易,只不過做的人多、次數多,所以顯得總量頗為龐大而已。而貿易這種事就是這樣,小打小鬧的總是很容易,然而一旦牽扯到大宗,無論是買進還是賣出,就是另一回事了。

首先,她得確定自己到時候是‘單幹’,還是找到一些合夥人。當然,這個決定並不難做出,找合夥人的事情很快列入了她的計劃當中。

她就算是在天竺建立港口,進出貨物都要在各大勢力之間運籌帷幄。更別提在羅馬了,至少現在的羅馬共和國很強盛,勝過內戰不斷的天竺…而且羅馬離華夏實在是太遠了!

哪怕是在現代社會,地緣也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問題,而在公元前二世紀,這個問題只會更加明顯!這樣遠的距離,足夠陳嫣的影響力降到最低了。也就是說,這一切就算真的失控,身在中華大地的她其實也沒有什麽好辦法。

所以,她只能在一開始的時候把各項工作給做細,盡量避免將來的麻煩!

既然完全掌控住一切是不可能的,那麽找一個靠譜的合夥人就成為她必須要考慮的事情了。嗯…如果說靠譜不靠譜的,不太好判斷,找許多個能夠相互牽制的合夥人也不是不可以。

只不過這樣做可能會把事情變得簡單,但也或許會導向更復雜的局面——說到底,還是東西方之間隔的太遠了,這個距離,發生什麽難以預料的事情都不奇怪!畢竟陳嫣無法及時察覺,更無法做到快速反應。

那麽該在羅馬找到怎樣的合作夥伴?

陳嫣並沒有去過羅馬,對羅馬的了解僅限於凱撒、屋大維這樣幾個名字,而很抱歉的是,現在的羅馬還沒有這些人。這種情況下,她是不可能將自己的合作夥伴精確到個人的。

她最多就是將合作夥伴的‘成分’考慮明白,是平民派,還是貴族派——當然,這裏所說的平民派也不能說是真正的平民了,考慮到如今羅馬人口的組成成分,所謂的平民派倒是更接近於‘小貴族’的概念。

畢竟這些人往往也是有產業、不愁吃喝、有奴隸的公民呢!

又或者通吃…陳嫣比較傾向這個,畢竟在她的印象中,羅馬的平民派和貴族派常常輪番登場,很難說能夠有一方完全占優勢。而且真要說的話,平民派和貴族派也不是完全對立的,該合作的時候還是會合作。

這有點兒像後世某國的兩黨,表面上看起來是對立的,但本質上並無太大差別。

合夥人的事情其實還不是最緊要的,畢竟這個問題非得和羅馬有了聯系,逐漸有了選擇余地才要做,急匆匆地做決定,什麽好結果都不會有。相比之下,渠道等問題倒是更值得考慮。

小打小鬧的時候當然不需要渠道什麽的,反正東方的商品受歡迎,供不應求,就算是放在廣場上叫賣也不愁銷售。可是成船隊地販運貨物,就不得不考慮許多問題了。

陳嫣想到這些都覺得腦袋疼,只能暫且放下這些——因為實在有太多部分無法確定了,絕大多數的事情都得等到東西方正式建立穩固的、直接的聯系才能往下做。現在就開始考慮某些事,到時候計劃趕不上變化也是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