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沔水(4)(第3/6頁)

雖然禮儀並不相通,但是一種禮儀中的卑怯、恭敬、驕矜等等是很容易被看出來的。所以每回如此,陳嫣身邊的人都會覺得特別有意思。陳嫣和盧基烏斯兩個人都自認地位更低,顯得特別客氣!

盧基烏斯並沒有怎麽客套,也是因為他始終不熟悉漢人的客套方式…人應該避開自己不擅長的方向,這是他自己總結出來的一句話。於是,拉丁語課就這麽開始了。

不得不說,私教授課確實比大班教學要好不少。就一個學生,老師的目光肯定不會挪動,也會盡量解決每一個問題——盧基烏斯先是檢查了陳嫣的作業完成情況,然後對上節課的學習內容進行了抽查,如此,這才開始了正式教學。這個過程非常細致,這是大班教學不可能做到的程度。

盧基烏斯始終都很滿意陳嫣的學習進度。

如果不算裴英那種‘怪物’,陳嫣的學習效率著實不算低了!

在羅馬,什麽人都可能有,並不是每一個種族的人都能說拉丁語,甚至就算是羅馬的基本盤地區,類似官方通用語的存在也不相同。只能說,總體上拉丁語更加官方一些罷了。

這種情況下,很多外省‘羅漂’就需要克服語言關了。不少人在自己的老家就學了拉丁語,但也有一些隨家人遷來的,是臨時學的拉丁語。

盧基烏斯曾經見過這些人學拉丁語,所以對其中的進度稍微有一些了解。相比起這些人,陳嫣可以說是進步神速!特別是她的母語,就是盧基烏斯他們這些學者始終還在熟悉的漢語,這是一種和拉丁語差距實在太大的語言(體系都不一樣),這是會增加學習難度的!

這樣一看,她的進步速度實在是可以狠狠表揚一番了。

然而,盧基烏斯這樣想,陳嫣卻沒有這方面的自覺——陳嫣身邊的人也不知道學習一門語言怎樣算效率高,怎樣算效率低。若是拿那些學習外語的海運號雇員相比,陳嫣又覺得不太對,畢竟她有後世學習外語的方法,又對字母很有熟悉感(別小看這種熟悉感),這樣起點就高多了,等於開了作弊器,和他們比不公平!

而和裴英相比呢,那純屬找虐,差的太遠了,根本沒有比的必要!

如此,陳嫣是真的不知道自己的效率很高了…

相比起普通人,她更懂的總結語法,對字母的感覺本能地比較好…她在後世學的外語是英語,雖說現代英語和古英語差別已經很大了,更別說和公元前的拉丁語了。但他們好歹同屬印歐語系,再加上‘拉丁語’作為一種通用語,即使是文藝復興時期也為貴族、學者、神職人員使用,可以說拉丁語對西方各民族語言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這一點即使是現代英語上也可以看出一些蛛絲馬跡。

其中最明顯也最普遍的是詞匯,有超過一半的英語詞匯來自拉丁語,雖然不是完全相同,而是‘源自’,但這個比例也很驚人了。

這種情況下陳嫣學習拉丁語,很多時候都會有一種熟悉感——這個好像見過,那個好像連蒙帶猜也能猜出意思…別小看了這種模模糊糊的記憶與熟悉感,這在語言學習上別提多有用了!

為什麽學習語言非常強調語言環境,不只是這能逼迫人爆發最大潛能、直面一門陌生語言。也是因為一個充滿外語的語言環境下,每一個接觸到的人、事、物其實都是在重復‘語言’,重復地多了就熟悉了,熟悉了之後也就不需要內心按照語法之類翻譯,而是能夠直接‘不假思索’地說出來。

這就像是使用母語,誰會在心裏思索語法、詞匯呢!

這種情況下,課程進展地很順利。雖然因為陳嫣回不夜縣不久,上課時間也不久,沒辦法立刻學的很深入,盧基烏斯依舊充滿了信心…用不了多久,他這位女恩主就能擁有合格的讀寫能力…

為了這個,盧基烏斯之前還不安過——兩年前,陳嫣就開始學習拉丁語了,那個時候也是他剛剛見到陳嫣之後。

當時的陳嫣從外地回來,立刻見了他們這些學者。盧基烏斯和那些同來的學者都非常興奮,那段時間他們已經充分意識到他們的女恩主有著怎樣的能量了——她在這個龐大的國家有著非凡的影響力,同時她還擁有一條溝通東西方的航道。

這個航道上或許有其他人的船,但是只有她完整掌握了整條航道,其他人最多就是掌握這條航道上的某個部分而已。

相比起華夏的學者,這些學者們顯然要了解海洋的多。所以他們更能明白這其中的意義,這代表的是權力、財富,代表的是強大的力量!

盧基烏斯這些人很快達成了一個共識,即他們只要討好了他們的女恩主,他們想要的東西都能得到。

他們中的少部分人想要深入地了解‘絲國’,這個不難,只要稍微取得信任就應該可以完成這個理想。而更多的人想要在給女恩主做工之後回到家鄉,要知道在家鄉‘絲國’更像是一個虛無縹緲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