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東山(4)(第4/5頁)

陳嫣並不把王溫舒這話當成是他的心裏話,不放在心上地道:“別說怪話!我知你不是真這般想!”

雖然哼哼了兩聲,王溫舒到底沒有再說什麽,這就是默認的意思了。

又批了一會兒文件,王溫舒擰緊了眉毛:“這預算翁主也準了?”

陳嫣正對著一份賬表焦頭爛額,只恨沒有一個桑弘羊這樣級別的高手做秘書。聽到王溫舒的話,下意識擡起頭來,卻不知道是怎麽回事,顯得有點呆呆的,不太聰明的亞子。

王溫舒無奈地嘆了口氣,將文件擺在了她面前,想了想陳嫣那些‘前科’,到還是和緩了語氣道:“…花這麽多錢?靠著與大秦等國貿易,多少年才能賺回來?難道如今在埃及貿易行不通?”

王溫舒管理著泰和錢莊,雖然不直接和海運號這樣的海外生意掛鉤,甚至都不是一個系統的。但集團內的大建設,本身無法負擔的,都要從其他部門拆借,錢莊要麽是被拆借方,要麽也得管著金錢流動渠道,所以一些情況還是有所耳聞的。

更何況,海運號是陳嫣的心頭肉,在整個集團中紅了不是一年兩年,做到王溫舒這個層次的,肯定都會關心關心。至少他現在提起一些具體的情況,如大秦(羅馬)、埃及等等,都是真的知道的。

而這些預算單都是關於非洲建港口的,相比起過去的港口工程,確實誇張了不少…其實過去的港口也不便宜。

說實話,以現有的貿易規模,這個級別的成本確實負擔太重了。這可不是一個港口,隨著船隊繼續走,港口還得修兩到三個。不過陳嫣知道,貿易規模這才哪兒到哪兒呢!等到將來船只越來越多,成本負擔就沒這麽重了。

相比起之前建立的那些港口,從建設成本,以及回報率來看,非洲港口確實不太合算(之前的港口都在‘文明世界’,本身就有不少經濟流動,港口不只是賺‘港口的錢’。而在如今的非洲,這港口就是個港口罷了)。

不過也不能這麽看,此時的非洲其實並不缺少人口(同時代其他地區的人口條件下),也不缺少資源。如果建立起港口,吸引大量的非洲人口並不是做不到。這些人可以成為生產者、消費者,建立起一個不錯的生態,早期的新大陸移民就是這麽幹的。

只不過如今的背景條件下這麽幹有點傻,畢竟除了極個別地區,廣袤的區域內都是地廣人稀,根本用不著跑這麽遠來開發新地。不過因為這些土地在航路上的重要位置,這一選擇也是可以接受的。

唯一要擔憂的是,辛苦建立起來的港口會不會在收獲的前夕被奪走。

這個問題解決起來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對於陳嫣來說,這些港口實在是太遠了,它們甚至不在陳嫣能夠施加影響的‘文明世界’,無論要做什麽,都是困難的。但正是因為它們不在文明世界,很多事情反而簡單了!

對於其他文明世界的國家來說,這些港口也不在古代條件下,軍隊能夠控制的地區——古代帝國的實際疆域是有極限的,這個極限由調動軍隊速度決定。不能一個地方發生叛亂,中央指定的軍隊幾個月也到達不了戰場平叛。

如果真有這樣的領土,即使名義上這塊土地還是這個國家的,實際上也不是了。

所以,陳嫣要對付的其實是周邊的一些勢力,相比起古代部落稍微先進一些的部落…說實話,事情並不難解決。首先,可以從北非、中亞等地區弄雇傭兵,是的,這個時候這些地區職業雇傭兵已經存在,並且活躍了很長時間了。

這些人可以維持港口的基本安全,其實一些受過訓練的奴隸也可以。前者短期花費低,後者一次花費多,但後面又會方便很多…從國內弄去人做這些事,成本會高很多,當事人說不定還會心懷怨恨…畢竟,就算是奴隸,也是不願意背井離鄉的。

然後就是和周邊的一些部落合作了。

部落喜歡商船帶來的商品,這是現在的他們無法生產的。如果他們得到了港口,其實也不能得到他們想要的,相反,大家和氣生財,都能各取所需!歷史上的部落酋長們都能為了煙草出賣奴隸給奴隸販子,使得非洲青壯急劇減少了,這個時候和他們做生意,又有什麽問題?

非洲可是有不少金礦的,很多易於開采的金礦此時應該已經被這些原住民們利用起來了,部落中統治階層們需要黃金制成的裝飾品。和他們做生意,利潤豐厚的很——只要他們願意做生意!

至少目前來看,願意的可能性很大,因為裴英在打服了一個部落後,謹慎地接觸了一些周邊的其他部落(說是周邊,其實物理距離以古人的遷徙能力,已經不算近了)。

這些部落很喜歡探索船帶的小玩意兒,那些亮閃閃的彩色玻璃珠簡直深得他們歡心。不過最有潛力的商品還是糖塊和酒,糖就別提了,這是陳嫣為自己的東西方貿易準備的拳頭產品,重要程度甚至在絲綢之上(絲綢雖然好,但糖的潛力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