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東山(4)(第2/5頁)

所以陳嫣最終做出的決定是,以西方成果播撒下一些種子,影響到現在的技術大拿們。然後盡量維持東西方之間的交流…雖然她死之後的事情不好說,但東西方海上通路已經打通了,而且她作為前輩已經證明這是一條賺錢的路,就不怕後來的人斷絕這條路!

至少商人會逐利!

只要存在這樣的交往,思想上的交流就會變得頻繁!這種情況下,西方的成果也能相對沒有障礙地傳播到華夏。不敢說這樣就一定能怎樣,但這已經是陳嫣能夠做到的極限了。

不管怎麽說,交流總是能夠促進進步的。

雖然有不肖子孫閉關鎖國的可能,但作為一個‘先人’,陳嫣也只能求一個‘盡心盡力’了。至於最後的結果怎樣,交給時間評判吧——不這樣,她又能如何呢?

而就在陳嫣因這一趟的豐碩成果而花了眼的時候,一起來的裴英的信件讓她再也顧不上這些!

這些當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說實話,並不用太過著急在意。從她走上打通東西方海上通道這條路之後,這些東西就是遲早能得到的了,只不過是時間早晚而已。這次沒有得到,下一次也能。

甚至她不直接和羅馬交流,通過西域商人,也不是不能夠得到想要的…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只要她出的起價錢,自然有的是人搶著幫她把這件事辦的妥妥當當。

而裴英這封信就不同了…雖然這也是計劃之中的事情,但事情能不能辦到,在真正落實之前,就連陳嫣自己也不知道結果會如何。

裴英的性格是在一個地方呆不住的,他最厭煩一成不變的生活!早些年不肯在家族的安排之下走讀書的路子就是一個明證。後來他滿天下亂逛倒是活的開心了不少——或者說自認為開心。

而因為感興趣上了船、出了海,他就像是找到了一生之中注定的那個位置!反正現在的他已經完全沉迷於尋找各種新航路了。這樣的生活,每一個明天都是新的,都是難以預料的!

或許會很危險,但對於裴英來說,這種程度的危機感反而很好!這能夠一定程度上讓他‘忘記’自己那巨量的記憶。其實這也不是忘記,只是某種感受太強烈,導致其他被忽略了。

這就像是普通人緊張之下,就會忽略很多其他的東西一樣。

之前裴英就負責推進航向,而當航線推進到紅海之後,第一階段其實就已經完成了。而讓裴英以後都去走那些已經開辟出來的航線?這不可能!大海上確實充滿了意外,但憑良心說,更多時候是日復一日的海天相接,普通人都有可能煩膩,更不要說裴英這種性格的人了。

也是陳嫣這個時候終於下定決心了,要立即另外探索一條航道——繞過非洲,北上之後進入地中海,真正通過航海的方式,直接將東西方連接起來!這樣看起來是麻煩,但交流的量級就遠不是原本可比的了!

而量變是會導致質變的。

裴英知道陳嫣的新計劃之後,幾乎沒有停歇,馬不停蹄地就上了新的探索船,開始了新的不要命的工作。

而他如今送來的信件當然不是因為繞過好望角成功,事實上哪有那麽容易!遠航達到這個程度之後,每多航行一段時間,都是巨大的考驗!

陳嫣的船隊基本上都是沿海岸航行,而沒有橫渡大洋那種操作,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難度,但依舊是困難的!

按照信中所說,探索船的船隊在東非某個地區靠岸補給的時候,和當地土著發生了沖突…具體沖突到底是怎麽回事也不好說,這種事情文化不通,也說不好誰對誰錯(其實追究誰對誰錯也沒有意義)。

探索船隊死了十幾個人,十來個是護衛,技術員也死了幾個。但土著死的更多,整個部落都被拿下了…探索對因為需要應對各種情況,對抗土著當然也是情況之一,所以配備了不少戰鬥力超群的護衛,技術員們也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再加上武器確實比那些土著先進不少,這才有了這樣的戰績。

這些土著人生活在非洲東部…雖然非洲古代也有自己的文明,帝國也不少了,但因為殖民運動的關系,這些古代文明基本上都被斷絕了。再加上現代非洲在國際上沒有話語權,沒有存在感,普通人就更不了解他們過去的故事了。

不過像是加納帝國、阿克蘇姆帝國之類的非洲古代帝國,歷史也不太會追溯到公元前。非要說公元前的非洲‘文明世界’,一般還是北非,以及少部分的東非。而北非,說的再具體一些,其實就是埃及。

雖然這個時候的埃及已經成為了羅馬的一個行省,埃及法老都是昨日黃花了。

陳嫣並不了解這一時期非洲的歷史,而從裴英寫來的信件也知道,他遇到的不是什麽有組織的‘國家’,就是介於原始和國家雛形之間的部落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