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葛覃(4)(第4/4頁)

好在這也就是現在特事特辦而已,真等到地方的造紙作坊建立起來,也就不必從長安這麽遠的地方發運了。現在,只是因為用紙的人群是官員,所以不必算的那麽清楚。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各地都知道了‘紙’這麽個東西。

普通小老百姓在這種事上自然是很後知後覺地,他們並不會注意到城裏開了一家白紙店。但是這個時代的精英們就不是這樣了,他們的嗅覺是很敏銳的,當看到官吏使用紙的時候就明白了什麽。

官吏和知識分子(其實兩種身份常常會互相轉換和重疊),這些人開始接受紙張。因為陳嫣的造紙工藝比起歷史上白紙剛剛改良時好太多了,再加上有她和官方的推廣,可以想見,歷史上那漫長的普及期會大大縮短。

至少針對官吏和知識分子這些人是這樣。

而官吏和知識分子中,特別是知識分子中有一些格外敏銳、格外有大局觀的人,立刻意識到了白紙可以做什麽!

即使是諸多先賢經典中稱得上是鴻篇巨制的,也不過就是十幾萬字到頂,《左傳》二十幾萬字就是絕對的天花板(其實後人考證,《左傳》應該是偽書,從字數上來說,他也確實像是經典中的奸細)。

然而,即使是最長的《左傳》,使用白紙來抄寫,寫完後也就是輕輕松松抱在懷中的一疊。可若是用竹簡來寫,可以堆滿一車,連馬都拉不動!

再想想白紙是這樣的便宜…價格也不會成為它被普及的障礙。

有些人或許還看不出這些優點意味著什麽,但是有見識的人已然看穿了一切。

穿玄色衣裳的男子被稱為‘子贛’,他並非籍籍無名之輩!他是天下有名的大儒,董仲舒的學生!趙人吾丘壽王——這個人是典型的天才人物,少年時就因為擅長圍棋成為待詔。棋待詔,聽起來只是陪天子下棋的一個玩伴,但這種能接觸到天子的人物,就算是沒有什麽品級,也不能等閑視之!

至少他下棋得是整個大漢的佼佼者…考慮到那個時候他的年紀,這不是天才,什麽是天才?

就是這段時間,他開始跟著當時在長安做官的董仲舒學習《春秋》,成為了董門門下弟子。

兩人之前談話中提及的‘董師’,指的就是董仲舒!

至於兩人之中的另一個人,就是年紀稍長一些的中年男子,此人也相當不簡單!

蘭陵人褚大,也是董仲舒的學生。他或許不是董仲舒最早教過的學生,但確實是‘入室弟子’,也就是放在身邊教導過的學生中排行最高的。也就是說,董仲舒門下,基本上都得認他做‘大師兄’。

褚大如今在長安做著經學博士,因為學術水平高,名氣也很大了。

董仲舒作為大儒,已經是名滿天下!這次在老家寫書時見到了白紙,一下就明白了其中蘊藏著的強大力量——他雖然年紀大了,腦子反應比以前慢了一些,但在大局上卻是越來越清楚。

於是寫信給自己的學生來長安打聽情況,吾丘壽王只是其中之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