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葛覃(1)(第2/5頁)

陳嬌並非是不識貨之人,拿起一張紙擺弄了一會兒就明白紙張的好處了。特別是用陳嫣案上的毛筆寫了兩個字,想的就更多了。而想清楚這些之後,她首先就問道:“‘紙’價值幾何?”

陳嫣聽陳嬌這樣問,笑著搖了搖頭:“這可不好說,不同的紙售價有不同…不過,怎麽也比竹簡便宜。”

其實這個時候竹簡已經夠便宜了…如果不便宜,很多人是用不起的!但竹簡無論怎麽搞,其原料中用到的竹片或木片始終是一個很重的成本。別以為古代森林多,這些就不值錢了,如果真的是這樣,古人也不會很長時間都缺乏做飯的柴薪了。

而且這些東西就算單價不貴,做成消耗量巨大的竹簡,對於消費者來說,這上面的開支也少不了。

而如陳嫣所言,紙比竹簡便宜,又比竹簡更能寫、更輕巧,日後哪還有竹簡的活路!

陳嬌又翻來覆去看了一會兒這紙,忍不住道:“這等好物,怎如今才知?”

陳嫣聽到後得意地笑了笑,從書架上又取來幾張紙,道:“方才那紙是我令人試制而得,此前,紙皆是這等樣子。”

陳嬌接過這所謂的‘紙’,立刻笑了起來。

“我就說麽…”

‘紙’,看偏旁就知道了,最開始已經和絲有很大關系。事實也是這樣,最開始的紙用的是煮繭繅絲過程中,浮在水面那一層‘浮毛’做的。

這就是一個煮繭繅絲過程中的副產品,漂浮在水面一點點絲絮,收集起來做點兒什麽吧,分量太少,而扔掉似乎有太浪費了——最早的紙,就是這種絲絮抄起來後的一小塊更接近絲帛一樣的東西,但比絲帛粗糙多了。

一般就用包點兒什麽,像是菜種什麽的。

至於用紙來書寫,也不知道是誰開始的,但的確有了一定規模…不然也不會有‘紙上談兵’這樣的典故。然而受限於原料不夠,‘紙’的生產始終成不了規模…這種情況下改進工藝什麽的就更是不可能了。

此前的紙,纖維不均勻,吸水性過好,容易發墨…相比起潔白平滑,寫字更是輕松自如的新紙,這些過去的紙實在是差的太遠了!

這還是只看表面看不到工藝的差別呢,新紙的工藝保證了大規模聲場、保證了成本低廉…這些加起來才是新紙的全部競爭力——其實還有一個競爭力,那就是陳嫣的全力支持。

陳嫣之前沒有下定決心也就算了,如今一旦下定決心,必然會動用自己全部的資源去推動這件事!

這件事可不能盲目地去辦…主要是影響到的人和事太多了,為什麽很早之前造紙術就已經成熟了,陳嫣卻遲遲不放出這個大殺器,很大程度就是因為這方面的考量。

“這‘紙’你打算如何販賣?找聚寶閣?”陳嬌在旁猜測著。別看她沒有參與陳嫣的生意,其實一些該知道的事情她還是知道的,一般來說陳嫣如果有主推的新產品,都是走聚寶閣。

通過聚寶閣,立刻就能讓一大批商人見到新商品。只要這些商人中有人的眼光過得去,就能知道那些都是好東西!只要有商人願意去銷售,市場越來越成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陳嫣也不可能每次都自己親自去培育市場,沒有那個精力。

不過這次猜錯了,陳嫣笑著搖了搖頭:“非是聚寶閣…我打算進宮一趟。”

進宮的事情並不是臨時決定的,而是在決心開啟‘白紙時代’時陳嫣就已經想好了的。宮中有什麽,不過就是皇帝後妃這些人,陳嫣既然決定進宮,自然是為了找劉徹商談這件事。

理論上來說,白紙這種東西,不當吃、不當穿,陳嫣在小麥磨粉這件事上格外猶豫也就算了,在白紙上猶豫實在沒有什麽道理…然而身處其中,卻知道不是這麽回事。

陳嫣的生意涉足方方面面,雖然很多生意她知道影響力很大,但這不代表其他人也知道!除了交通號外,其實很多產業別人就算知道厲害,也不會將其與其他生意當成是兩種量級的存在。

這不是這個時候的人傻,而是有些事情沒有相關經驗,是很難做出正確判斷的。

古代人如此,現代人其實也是如此!如果總能做出正確判斷,那些天使投資人、做風險投資的資本,就沒有虧錢的項目了!而事實就是,即使是一幫專業的人士在操作,也免不了看走眼。

一些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項目被當成了寶,一些其實很不錯的項目卻成了滄海遺珠,白白被耽誤了許多年!

就算是看到了實物,也不見得能夠判斷出一件商品、一個技術的前景,更別提霧裏看花時人的判斷了!

人類的判斷依賴經驗,即使是經驗範圍內的存在也會有判斷出錯的時候,那些超出經驗的新事物、陌生事物就更不用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