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采薇(16)(第2/4頁)

保持這種心態,讀書的時候又怎麽會產生自己的‘主義’,明白改革的意義呢。

不過田蚡已經滿足了最重要的幾個點,所以他到底有多少真材實料,這反而不是很重要了。反正劉徹也只是想要人在朝堂上支持自己而已!能為自己辦事固然很好,不能的話,就按照他的安排來,也不是不能湊合。

田蚡這一波獲得了很豐厚的回報,代價只不過是中間沉寂了短短幾年而已。而且他那也不是真的沉寂,竇嬰才是真的沉寂!那幾年他丟了官職,卻依舊常常被召見,一副在天子那裏依舊很有影響力的樣子!

其他人一看田蚡根本沒涼,甚至比之前更加火了,都是上趕著巴結的——相反,這一時間段的竇嬰就真是飽嘗人情冷暖。

然而後面的故事眾所周知,正符合所謂的‘其興也勃焉,亡也忽焉’,反正田蚡是廢了。

這樣不只是王氏外戚在朝堂上一時之間群龍無首,更意味著王氏外戚中的重要成員,唯一一個有政治潛力的也撲街了——別說那些姓王的了,如果那些姓王的王氏外戚真的有這個本事,又怎麽會被一個姓田的搶了先?

雖然從現代人的角度來說,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只要相處的好,可能並不比其他兄弟姐妹感情差,更是比普通的堂親近了一些。但這是現代人的角度,古代對於同姓這件事是很在乎的!

王娡也不太可能不偏向從小相處到大的親兄長,而更加照顧田蚡這個少年時期估計都沒有太多相處時間的同母異父兄長吧?所以唯一的解釋就是,田蚡真的已經是矮子裏面拔高子的那一個了!

所以王氏外戚混成了現在的樣子,相比起欣欣向榮的竇氏外戚,把持朝政的呂氏外戚,王氏外戚如今實在沒有太多稱道的!甚至就連存在感不怎麽高的薄氏外戚似乎也好一些。至少當時的薄氏外戚沒有這麽尷尬…經過了起勢,然後被針對,現在的王氏外戚真是進亦難退亦難!

不過即使是如此尷尬的王氏外戚,人家也是太後家的門庭!只要王太後在一日,就沒有任何人敢輕忽。

劉徹自己對付母親,將母親伸向權力的手狠狠給打了回去,這是可以的。但如果有人對太後不敬,又或者對王家不敬,弄得王家人去到宮中向太後哭訴,最後事情落到劉徹手上,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那可是劉徹的親娘,感情是肯定有的!在不需要進行權力鬥爭的時候,母子之間肯定也有正常的母子感情,劉徹當然要維護王太後。

而且退一步說,不談感情…那就更得維護了!

漢代以孝治天下,太後的位置至關重要!太後說話是真的說話算話,而不只是個擺設!這種情況下,就算劉徹在政治鬥爭中勝過了自己的母親,也不能表現的咄咄逼人,相反,在這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上會要更加大方才對。

所以長安各家說起蓋侯家的的時候,態度是很不同的。

陳嫣知道辦事的人為什麽會那樣說話,這許姓人家既然巴上了王家,這土地就算沒有改變實際上的所有者,依舊是屬於許家的,事情也沒那麽簡單了。

這樣的人家,不會缺錢,想來錢也不難,實在沒有賣地的理由。

如果擡出陳嫣的名號,或許真能管用。雖然陳嫣已經不在長安多年了,貴族圈子裏她的事跡逐漸被忘記。但是商圈還有她的傳說呢!誰不知道大家現在做生意,都要看她臉色?

像是王家這種新興的貴族有一個方面比不上那些老牌貴族,那就是土地!特別是長安及其周邊的土地,到了這個時候其實已經被分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都很零散,而且屬於平民百姓。平民百姓在這些人眼裏不算什麽,但如果真的強占土地,廷尉會告訴他們朝廷的可怕。

對於廷尉官員來說,這就是他們的業績!

因為積累的土地極其有限,就算有人投效土地,相比起老牌貴族也是遠不能相比的!特別是家族的政治前途變得尷尬之後,這種情況還加劇看——正常手段得不到足夠多的土地,那就只能從皇帝那裏搞了,皇帝手指頭縫裏漏個一星半點兒就足夠他們吃喝了!

不然田蚡那短短數年就積累出的龐大地產是怎麽來的?真的靠貪汙腐敗吃孝敬?吃相那樣難看,當劉徹是死人啊!就像他當初建大宅子的時候土地不夠(長安城內的土地,早就沒有空的了),就來找劉徹這個外甥哭窮,但他當時想要的土地是考工署的官府用地,弄得劉徹惱了。就反諷他‘何不將武庫也取走’,這才算事兒完!

所以說這種事早就不是第一次了!

現在沒有人當寵臣了,就算有太後,那太後也不可能天天為沒有寸功的家人要賞賜啊!

這樣一來,王氏外戚缺土地就是無法解決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