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木瓜(5)(第2/3頁)

一旦傾斜到了極限,這種不平等到了極點,就是社會崩潰的時候。

所以從一開始就得強調自我約束!

這種自我約束是體現在方方面面的——有的時候國君聽一首活潑一些的曲子還會被批評,後世人覺得太矯枉過正了,但處在這個時代的人是沒法這樣覺得的。對於他們來說,這種約束是理所當然的!

大家都不想知道潘多拉的盒子打開之後有什麽,所以一開始就不要有打開的機會。

走路行禮的嚴苛也算是一個小的方面…在顏異走過來的時候陳嫣怔怔地看著他,克制到一分一厘都不差,簡直是‘克制’這個詞成精了的樣子…讓人有一種呼吸不上來的感覺。

顏異走過去,看到了陳嫣手邊除了錦瑟之外的東西…是一些曲譜。古人記譜有自己的專門符號,就和後世的五線譜一樣。這種東西對於沒學過的人來說無疑是天書。

是殘譜。

“公子請看…這怕是商周時的音律了…”陳嫣指給顏異看——這些東西得來也很巧合,是泰和當鋪收的!簡而言之就是敗家子敗光祖業,最終將家中祖輩的收藏也給賣了。

這樣的故事俗套的很,根本不必再說一遍。

這些收藏中有兩箱竹簡,其他的竹簡也就罷了,都是現存典籍中能找到的內容,即使年代久遠了一些,價值也不大。但這些樂譜不一樣,底下人經過細細察看,覺得這是商周是一些樂章的殘譜。

而且還是現在已經失傳了的!

泰和錢莊的東西向來都是分類、估價,然後各有去處。根據陳嫣的安排,凡是文字類的,盡量給她留著!讓專人判斷價值,凡是有些價值的都得列成清單給她——凡是她清單上打勾了的,最後都會成為她的收藏。

“修譜?”顏異看譜時就心中有數了…此時正統教育出來的士人是禮、禦、射、樂、書、數等都要涉獵,甚至要精通的!普通人或許已經難以接受完整的士人教育了,但顏異可是復聖十世孫!這方面十分復古…音律基礎非常紮實。

看一眼樂譜,音律就在心裏過了一遍。

陳嫣快樂地點了點頭,道:“這是去歲冬日送來的,近日算是有空了,便想整理出來。殘譜要修,還得追根溯源…要做之事還多呢。”

說著陳嫣忽然覺得自說自話了一點點,連忙道:“若是公子對修譜之事並無興致,這裏還有許多竹簡可讀…皆是舊年所記載一些師長治書之心得。”

此時搞學術是一件很難的事情,簡單來說吧,還是信息太不流通了!以《論語》為例,若要專治《論語》一書,除了將這部書背的滾瓜爛熟之外,還得理解其中的意思。這種理解並不是你以為如何,而是學術大佬們以為如何!

和學術大佬們的理解相左?即使正確,那也是不正確!

當然了,學術大佬之間是可以有一些不同的,事實上各個不同的學派,甚至同一學派內部,本來就很多差異。這種情況下就不會說誰對誰錯了,即使是有仇的兩個學派之間也會互相了解對方的思想——做到所謂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關系不壞的不同學派,以及學派內部,那更是要了解不同的觀點了,不然如何能更深入學習,終有一日得到自己認為的‘正確’?

陳嫣所謂的記錄下來的心得體會,其實就是她在不同大佬哪裏學習,最後記下來的一些讀書筆記罷了。

這個時候也沒有正經的教輔參考書,這種學生自己做的讀書筆記就算是最好的教輔了…

陳嫣也不怕顏異這個復聖後人看不上這些東西,復聖確實好大名頭,但陳嫣也不是被嚇大的。從小到大教導過她的人都可以組成這個時代最牛逼學術團體了——她都是跟著劉徹蹭師資,可想而知是什麽水平。

這些老師的學術記錄誒!即使是顏異也不能看不上吧!

“不急。”顏異並沒有拒絕那些讀書筆記,但此時他的目光都放在樂譜上。

陳嫣秒懂他的意思,立刻讓人搬樂器:“公子用什麽?”

“琴。”

陳嫣聽後便笑:“合該如此!”

後世儒生若要奏樂,基本上也是琴了。雖然這是後來才有的風氣,但這種風氣不是憑空來的…事實上從孔子他老人家起就應該能看出對琴的偏愛。

顏異作為最正統不過的儒生,用琴簡直是理所當然。

如此一來,顏異用琴,陳嫣用瑟(偶爾也會用其他樂器),便一點一點試著修復殘譜。

事實上,修復殘譜可不是毫無頭緒地亂試音——這其實很考驗一個人的音律基礎,甚至是學術基礎!

古時的音樂都非常講究!

應該說音樂這種東西,從古到今是越來越‘自由’了,用古人的話來說其實就是‘不講究’。現代譜曲雖然也有一定的規律,但與古代相比,那是拍馬也不能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