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淇奧(2)(第3/4頁)

其實也沒有跑多遠,就是跑到了瑯玡郡而已。

她在瑯玡郡也有一個莊園,那還是數年前置下的。不過這個莊園並不是為了住人地,而是為了搞生產的…不過就算沒打算住這裏,當初買下的時候本來也有主人住的宅院。

說起來當初這份產業還是托她身邊的婢女置辦的呢…就是婢女清。

“說起來與清也有數年未見了。”陳嫣說起這件事還頗為感慨呢。

一盤在給陳嫣剝幹果的陶少兒眨了眨眼睛:“婢聽府中人說過,清是從小侍奉翁主的…後來嫁了出去,夫君姓華,是齊地海商。”

陳嫣嗯了一聲,車上除了她之外還有一對雙胞胎婢女陶孺兒陶少兒…自從她回櫨山莊園呆著之後,長安那邊就陸陸續續送人過來。櫨山莊園這邊雖也有奴仆婢女,到底不如長安那邊的好,這些人正是傅母益和朱孟擔心她過的不好送過來侍奉的。

陳嫣真沒想到,當初一時好心救下的雙胞胎姐妹如今已經成為最受信重的‘大丫鬟’了。派人過來的時候,第一批就是她們。

“瑯玡海商華氏,名氣也算是很大了,她夫君是華氏的庶出。父親死後兄長當家,便分了出來,如此算是自立門戶了。”陳嫣回憶著自己知道的情況。

說起來也算是緣分了,當初自己在櫨山莊園裏研究了一些新鮮東西,華家那個就是個販貨的,偶爾來櫨山莊園收些莊園產出罷了。當初她知道對方是海商人家出身,還想見一見呢。

後來陳嫣真的籌辦起海上生意,需要內行人手,便試著聯絡了此人,當然,當時也不只是他。

事業漸漸做起來,然後有一日他就上門提親了…只說是內宅中見了幾次,心中傾慕‘清’,想要娶她。彼時他的妻子去世一年多,他是打算討清做正室。

以婢女的出身來說,這絕對是求都求不到的好婚事,但陳嫣還是問了清的想法,見她臉上含羞,也就明白了——或許對於現代人來說,會覺得這太草率了。可任何事情都不能脫離時代來談,對於生活在這個時代的清來說,這就是求之不得的幸福。

陳嫣自然不會阻攔她的幸福,讓人安排好了她的婚嫁。

又過不久,陳嫣打算再置一份類似櫨山莊園一樣的產業。她以前其實是不太喜歡這種產業的,覺得比不上經商的利潤。但在經手櫨山莊園後漸漸改變了想法,其實這種莊園產業真的和她原本的想的不一樣。

莊園並不只是種田而已,實際上它無所不包!種田只是其中一個部分,除此之外還養蠶繅絲、紡紗織綢、燒制陶器、鍛造器具…其實一個莊園就是一個完全能夠自給自足的小鎮,莊園甚至有自己的寨墻!難怪亂世時這種莊園能夠據寨自保,成為亂世中桃花源一樣的存在。

陳嫣早就知道的,這個時代的具體情況擺在那裏,農業未必沒有工業有前途。真要考慮到對全體國民生活的影響,農業甚至比工業強的多!

所以搞莊園生產,看著不顯山露水,實際上賺的也很多呢!而且還穩定。

當然了,陳嫣並不是因為錢的緣故才置辦這份產業的——只是恰好遇上了。

清當時初嫁,因為內心不安的關系,常常與‘娘家’這邊寫信。某次寫信就有提到了瑯玡這邊有一個莊園要出手,因為原主人急等著用錢,所以價高者得,還要現錢交易。

清還感嘆,那是一份好產業,就是一次性拿出那樣一筆錢很難,也不知道誰能得這個好兒!

一個莊園,對於真正有錢的大族來說也是很貴的東西了,更何況還要一次性拿出這麽多現錢,這就更難了。

陳嫣當時正好余錢多,又聽清的形容,覺得這份產業很好,幹脆就派人托清出面買了下來。之後莊園的一應經營也都交給了清——陳嫣有注意到清的不安,她不比生活中交際的那些夫人小姐,她背後沒有真正的娘家,手頭也沒什麽錢…其實是有些自卑的。

她也曉得清是個有能力的人,櫨山莊園如何經營的她很清楚。於是幹脆把這份產業交給她經營,收益了給她拿分成,如此她多了一份事業,也多了一份豐厚進項,算是一舉兩得吧。

這些年瑯玡郡這邊的莊園經營的都很好,每季清會送來賬本,根據財務司那邊送來的報告可知,利潤甚豐——這座莊園名為紅溪莊園,這裏也是齊地最早大規模種植紅藍花的地方。如今齊地許多莊園都種紅藍花,甚至普通農家有機會學到種植紅藍花技術的也會種。沒辦法,誰讓紅藍花賣得好、賺錢呢!

既能做胭脂,又能染布。如今市面上紅藍花制成的染料真是有多少賣多少!

紅溪莊園雖然也有種植糧食,但規模很小,大概就是足夠莊內人自己吃的樣子。其他的都被用來種植經濟作物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紅藍花。另外莊內的作坊也是以加工這些經濟作物為主…因為加工紅藍花做成染料的關系,莊內一條溪流流到外面的時候都微微泛著紅色,所以被外人傳之為‘紅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