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有女同車(6)(第4/4頁)

但、但這也沒什麽不好的。王溫舒淡淡地想。

雨聲‘嗒嗒’的,比他聽過的許多樂器好聽,像極了這平凡無奇而又動人的一日又一日。

再次低下頭去工作,他沒有再被陳嫣吃東西的聲音牽扯注意力——不是說他不再在意了,只能說,這就像是一個人的習慣,習慣成自然後就不再心心念念了。

不過他沒有因此而輕松,因為王溫舒沒有一刻比現在更清楚了…他正陷入一個相當危險的境地。

萬劫不復。

陳嫣並不知道在她的身邊,正發生著命運轉折這種事…每個人的思維就像是一個又一個飄蕩在虛空中的小漩渦,自成一體,和其他人的那個小漩渦是彼此不會相撞的。

這個時候她在整理關於瓷器的想法,同時心裏也開始盤算起了之前暫時被放到一邊,但實際上並沒有真的不管的‘玻璃’。

這不是她貪心不足蛇吞象,瓷器還沒有真的吃透,然後推廣開,就開始打起玻璃的主意了。而是很多東西就是這樣的,一環連著一環,既然想到了燒瓷器,那麽自然而然就會想到燒玻璃啊!

說起來,瓷器表面的釉本來就是一種玻璃晶體吧?她回憶著初中時期的化學,有些不太確定了。她是個文科生,文理分科之後就沒怎麽花心思在化學上了,很多知識淺薄又模糊。

不過陳嫣始終還是記得的,玻璃這種東西,有天然存在的,那就是黑曜石。就是火山噴發的時候溫度達到了,可以融化石英,於是得到玻璃!也就是說,黑曜石就是一種玻璃。

而和人工有關的玻璃,外國不知道,但是華夏民族的玻璃還真和陶瓷有點兒關系…燒瓷的時候意外得到一些亮晶晶的副產品,或者窯爐內有些地方變得亮晶晶的,這都是有的,那就是玻璃溶液凝固後形成的。

當然了,是不是由此誕生了燒制玻璃的技術,那就有待商榷了。感覺上華夏的燒玻璃技術很有可能來自國外,因為最早的一批玻璃制品,就是仿制外國的玻璃珠子…而在此之前從來就沒有玻璃制品。

總不可能是看到舶來玻璃後,只看個樣子就發明了一套玻璃生產工藝吧?

但不管怎麽說,既然她現在能燒瓷器了,順便弄一下燒玻璃的活兒,這很難嗎?就像她之前就已經明白的,這個時代很多技術都處在初級階段,不同方向還沒有分流。她是怎麽搞出燒瓷器的窯爐的?是先從燒磚做起,培養了技術和工匠……

現在瓷器也有門兒了,想想玻璃,‘得隴望蜀’一番,難道不是應該的?

她也不怕步子跨的太大…某些事情對於別人來說是不可能的,但是對她來說就不一定了。雖然她不可能像一個精通這些東西的理工科大佬,立刻安排出一套工藝,難度只在具體操作上。可她還是比一般強,至少她有那些‘零零碎碎’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