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有女同車(6)(第2/4頁)

同理可知,就算已經擁有了漆器,再來一些瓷器又有什麽關系?

王溫舒說別的話都不一定能打動陳嫣,但是他說到南方瓷器也能賣出去,這讓她一下就安定了下來。對啊!事實勝於雄辯,有這麽個例子在呢,難道自己弄出來的瓷器還不如這個?

這樣一想,心裏就松了。不再煩惱那些沒用的,她讓人拿了帛書和筆墨來,打算趁著頭腦活躍的時候想想燒瓷的事情——她沒有燒過瓷器,只是出於學習的心態,看過一些紀錄片…

現在想來,很多要點都是囫圇而過,就算沒有囫圇而過的,也沒弄清楚其中的原理,只是知道有這麽回事兒而已。當時當然不覺得有什麽,大不了自己嘗試著燒瓷錄視頻的時候再去查資料…誰能想會遇到今天這種情況呢?

捏著細細的筆杆,陳嫣是覺得真心難呐!

印象中的著色劑有哪些來著?唔…真的想不清了…算了列一個可能的清單,讓人做實驗吧!

冰裂紋是怎麽燒出來的?歷史書上說出窯的時候弟弟往哥哥的瓷窯裏澆了一瓢水…具體肯定不是那麽簡單的,但故事也不可能瞎編,所以可以讓人試一試。

素白瓷怎麽燒出來的,釉色特別豐腴的那種,工藝要點又在哪裏?對了,青花瓷…不不不,青花瓷的色料可能要進口,這個太復雜了,先放著。那麽可以在瓷器上畫畫嗎?高端市場應該要做這個吧?

瓷器上的畫是真的畫出來的,這一點陳嫣知道,但怎麽讓畫出現在釉下,這又抓瞎了…需要燒兩次嗎?先燒陶,再燒瓷?

粉彩特別好看…不不不,這個真的太難了,一點兒頭緒都沒有。還是不要好高騖遠,先做到現在能做到的吧!

陳嫣腦袋裏塞了大量各種各樣的想法,雖然亂,但不管什麽她都記了下來——這也是這些年她的一個經驗!做記錄的時候只管天馬行空地想,不管聯想到了什麽,通通記下來!

事後可以再做整理!

而這些胡亂聯想到的內容,可能來自於正經學知識的課堂、科教紀錄片,也有可能只是小說裏、電視劇裏零星的一個片段。乍一看似乎很多都沒用,前不搭後的,零零散散地放著。可實際上呢,當陳嫣決心要做什麽的時候,這些都是有大用的!

比如現在她要弄瓷器,瓷器已經弄出一個樣子了,而她並不滿足,而是想要弄出更接近自己記憶的瓷器。這種時候,她做不到回憶全套工藝——這也是當然的,她上輩子又不是百科全書。

現在她就打算組織一些工匠,研究這些,多做一些實驗,總之就是提高瓷器工藝。

這種做法可比歷史上各家誤打誤撞弄出各種工藝有效率多了,歷史上的不少新品類瓷器出現其實都有一定的巧合性。因為效果不錯,這才被保留了下來。

而陳嫣對這樣的效率依舊不滿意,她想要更快一點兒——她來自兩千多年以後,所以總有一種急迫感!她對一些東西的要求會直接拉到她曾經見過的那種標準,想不急迫也難啊!

有些東西是沒辦法了,她總不能跨越兩千多年的時光,搞出空調、冰箱、電視機什麽的吧。如果是個理工科大佬,或許花個大幾十年,可以做到第二次工業革命與第三次工業革命之交那種程度。

但她、不是她自謙,她活著的時候可以搞到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水平就謝天謝地了!而且就這,她覺得也只能做到工業上使用蒸汽…至於科學技術的積累什麽的,根本達不到工業革命時期應有的厚度。

不過,如果針對的是瓷器這麽個具體器物,她的態度就有些不同了。簡單來說,即使是精品瓷器,在古代的工業力量下也是能夠弄出來的。陳嫣都不指望立刻能得到清代時的粉彩了,但還是寄期望於宋代瓷器的水平。

唔…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幫助她實現夢想的就是那些零散瑣碎的記憶了,這些東西確實不成體系,甚至有些還會讓人混亂。但不得不承認,它們至少可以指明一個方向!

做研究的人都知道,有一個方向是多重要的事!面前有無數條路,指明方向之後就意味著不需要試錯了,只要一條路走下去就行了!這還不夠省事嗎?

陳嫣在那裏絞盡腦汁回憶各種和瓷器相關的知識點,有的時候還有些神神叨叨的。但王溫舒沒有大驚小怪,他是見識過陳嫣這一面的,陳嫣把這稱之為‘頭腦風暴’,就是大家漫無邊際地瞎想,輕松氛圍下,確實能夠碰撞出平常很難擦出的火花。

不過有的時候陳嫣並不和其他人‘頭腦風暴’,她自己和自己較勁。

這種場面,無論再看多少次王溫舒都覺得新奇——外面那些覺得陳嫣是陶朱公再世的人或許從沒有想過,打敗他們的那些東西,就是陳嫣一個人坐在那兒自言自語半天亂劃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