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碩鼠(1)(第3/4頁)

按照守孝等級劃分,陳嫣算是五等需要守孝的人裏面最低的了,為舅父守喪——稱之為‘緦麻’,和‘小功’都屬於輕喪。真要說起來,這種守喪非常‘隨意’,如果是普通人家,甚至有可能根本不服喪!

放到講究的貴族之家,會服喪,但也就是初喪之時減少一餐的飯食,甚至開不開葷都是一個可以自由發揮的問題。衣裳要穿緦麻,一種比較細的麻。雖然織的稀疏顯得不精致細密,但相比起其他喪父,這是一種不粗糙的喪服,貼身穿也不會刺傷皮膚。

孝期也只有三個月事實上,能服緦麻服滿三個月的也很少見了,除非是特殊情況。

不過現在是天子駕崩,多了一重屬性,就是所謂的‘國喪’,也就是說舉國上下都要服三個月的喪,衣素衣、食素食、不許婚嫁,理論上來說夫妻甚至不許行房——這種國喪其實也很形式主義,小老百姓很多都不知道,一樣過日子。但是,對於貴族來說,這就是另一回事了。

必須得嚴格執行,不然的話,被禦史或者政敵知道了,立刻彈劾!這種事情,罰起來一般死不了人,但摧毀一個貴族也是經常的。孝期不端,這不知道打掉了多少個貴族!其中雖然有借題發揮之嫌,但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呢!

而那庖廚所說的老實,指的是所有飯食都是蔬果糧米之類,不要說絕對禁止的酒水、肉食了,就是葷油也不放一點兒!

“別的貴戚之家,雖說也為孝景皇帝服喪,可、可吃飯上講究可多了。這素食是素食,可真要下功夫去做,比葷食還麻煩呢!這你也是知道的罷?”那庖廚看了婦人一眼。

二十多歲婦人本就是酒舍裏做庖廚的,這種事自然也是知道一些的,聽到這裏頻頻點頭:“也因此素食也不是原來的滋味兒了,吃到嘴裏和貧家之素食不是一回事兒!”

“就是這個道理了,雖說同樣都是守國喪,看起來一樣,可到底不一樣!也就是咱們翁主老實,沒有那樣的花樣,真正守孝呢!”庖廚感嘆。

婦人連忙說好話:“這是翁主孝順!”

“對對對,翁主孝順!”不管正院的人能不能聽到,養室裏的人已經開始歌功頌德起主人來了。相比起其他話題,稱贊主人這個話題總歸是最安全的了!遇到了說兩句,又不會掉塊肉。

“唉!翁主還是太”想著方才桌案上寡淡的飯食,正在整理衣裳的婢女清忍不住嘟囔起來。當著陳嫣的面她當然是不說這話的,但私下裏總是忍不住。

旁邊另一婢女華正和她一起整理,婢女華是一個非常細心的人,只不過沒有婢女利那樣的頭腦,所以雖然是從小侍奉陳嫣的,卻比婢女利要低了一頭。不過即便是這樣,因她細心,也同樣是貼身侍奉的婢女之一,管著陳嫣身邊一些瑣碎但不可或缺之事。

婢女華心眼實在,聽婢女清這樣說,也嘆道:“翁主這樣也是有因的。”

兩人對視一眼,嘆了一口氣,也不再說這個了。關於先帝待自家翁主如子女,自家翁主又待先帝如父親,這種事大家都是知道的。如今這個樣子,也是發乎於心,不這樣做反而難過!

整理好衣裳,兩人這才離開內室。外間正是陳嫣正在讀書,其他婢女也各司其職——陳嫣近日都是閉門不出的,只在老師公孫弘的教導下讀書,仿佛她的世界只有這一片小小天地而已。

說起來此時已是春日,若是去年,太子宮也該開課了,陳嫣也能去蹭課。不過如今太子已經於正月登基為帝雖然當今天子年少,按照太皇太後所說(王皇後升格成了太後,竇太後自然也得升格為太皇太後),依舊得有老師教導!所以課還是得上的!但這不是剛剛新帝登基麽,多的是事,再加上守喪什麽的,開學的時間也就推後了。

話說回來,就算宮中按往常開課,陳嫣也不會在這個時候去蹭課短時間內,她可能沒辦法踏入未央宮了。

這個容納了她許多時光與記憶的地方,她定位為‘家’的地方,直到某一個特殊的時刻,她才明白那裏有多冰冷!她其實並不適應那裏,只不過因為父親在那裏,所以那裏才是家罷了。

陳嫣正在深學《左傳》,讓人將有關《左傳》的竹簡都取了出來。她用的是笨辦法,各種不同的版本、不同的解讀都對照著來看。這種辦法初開始雖然慢,但卻是踏踏實實做學問的辦法,能夠打下最堅實的底子!

當初她最先研讀的經典是《詩經》,因為她覺得比較親切嘛。而論《詩經》的底子,老師公孫弘也遠不及——不是公孫弘不聰明,也不是他當年讀書的時候偷懶了。只能說他進學的時候哪有陳嫣的條件呐!

陳嫣要哪個版本就能有哪個版本,想了解哪種學說就有哪種學說,那是因為石渠閣等宮廷圖書館等於是她自家的,她讓人抄錄出一份想要的,不過是一句話的事兒!還有一些宮廷圖書館都沒有的民間遺珠,她也可以去找太子宮上課的博士們。有他們幫忙,好多學者的私人藏書也向她敞開了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