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園有桃(1)(第3/4頁)

但這兩者本就不是一回事兒!

貴族女子學習音樂,大多是出於貴族教育的要求,提升個人素養、品味之類,再不然就是自己喜歡。而平民家庭的女孩,除開極個別的情況,大多數學樂器,都是為了搏一個好前程罷了!

學樂器就得準備一件樂器吧,還得拜一個老師!樂器本身可以用差一些的、舊一些的,甚至家裏幾個孩子共用。但以此時的生產力,以及樂器生產的專業性、稀有性,樂器的價格都不會低。

更何況拜老師的開銷是無論如何也省不下來的!在漢代學知識貴,學任何一門知識都貴!即使樂器普及讓學樂器的學費在大城市裏飛速降低,但也沒有低到任何家庭能夠不疼不癢地拿出來。

而且仔細想想,就算學樂器沒有任何成本,家中已經能做事的女子去學樂器,而不是在家養蠶織綢做家務,這本身就是一種‘極大的損失’了!這就像是後世某國近代時推動義務教育,即使不要錢,窮人家也不願意送孩子過去!因為孩子在家能幫襯家裏。直到學校推行了送午飯的政策,這才有了明顯改觀!

那麽為什麽大城市中的家庭都樂衷於送女孩子去學樂器?真的是因為這些家庭都喜歡音樂,擁有極高的素養,而且都很疼愛女兒,家裏的男孩不學不要緊,女孩子一定要學嗎?

當然不是啦!

眾所周知的是,這些大城市普通人家的女子學樂器、跕屣(就是一種舞蹈的舞步),大多是為了遊媚於貴富,進入諸侯後宮!就算退一步,調理的樂舞雙絕之後,被人口販子挑中,也可以成為富貴人家的樂伎、舞伎。

這聽起來很慘,但樂伎、舞伎的價格一向很高,一旦家裏出了一個這樣的女孩子,賣給人口販子。女孩子日後能夠過上富貴日子,家裏也因此大賺一筆,擺脫窮苦負債生活,豈不美哉?

桑弘羊少年時代就是一個心裏很清楚的人了,不像是個普通孩子。所以很早很早的時候他就能窺破那些女孩為什麽學樂器…其亦有可憫之處,誰不是生活所迫呢?但這並不能改變他對此的不喜。

甚至讓年幼的他覺得音樂、歌舞都不是什麽正經東西,拒絕去學。稍稍長大後讀書,這才明白,其實音樂歌舞本身都是極其好的。但到了那個時候,原本留下的印象已經很牢固了,再也沒有心思去學。

今日水邊送別,陳嫣奏瑟,宋飛熊鼓琴,唯獨他什麽都沒有,這是因為他壓根兒不會呀!

對於陳嫣和宋飛熊奏離別之樂…哪怕是桑弘羊一慣討厭的宋飛熊,他也不會隨隨便便將她和樂伎之流作比啊!說到底,他是認可宋飛熊良家女身份,並且尊重她農家學者女兒的地位的。

“?”陳嫣不太明白,眼睛裏的不解是明擺著的——這是當然的了,她雖然在這個時代生活了這麽久,但生活圈子其實相對而言閉塞。很多她的圈子之外的東西,她依舊是現代人的思維。

桑弘羊笑了一下,但沒有解釋。

他大概能夠猜測陳嫣到底是怎麽回事兒…陳嫣自小長在未央宮天子之手,出入有宮人婢女環繞,平常所見所交往的都是天家貴胄、侯門公卿子女,她哪裏懂得普通人世界裏的道理。

別的道理也就算了,這個道理的話,桑弘羊並不覺得陳嫣有必要去理解。

桑弘羊不說,陳嫣也就不問——這是桑弘羊一直覺得陳嫣的一個好處,別人不說,她也不會追問。想到她的好性格,他也是微微一笑。

陳嫣確實不會追問,這不是她沒有好奇心,只不過‘不夜翁主’的身份背負久了,自然而然養成的習慣。因為她注意到,以她如今的身份,若是對一件事情打破砂鍋問到底,那麽別人再不情願,也只能說出來了。

這是攝於她的權威,或者說攝於她背後的權威。

但是這樣以勢壓人並不是陳嫣所願的,如果不是特殊情況,這樣逼人家說不想說的,那又算什麽?所以她開始有意識地控制自己,在別人不想回答,本身事情又沒有必要的情況下,她會保持沉默。

陳嫣看著車窗外草木枯黃一片,忽而嘆道:“我們是在臨淄分道麽?”

桑弘羊的目的地在洛陽,而洛陽以此時的疆域來說,正是天下的中心,地理位置上的。周平王遷都洛邑,或許也有部分原因是這個……畢竟按照古代的政治理念,本來就應該是天子居於中心。

至於說洛邑之前的都城符不符合中心,應該是符合的。當時華夏族活動的範圍還沒有如今這麽大,所處的其實也是他們疆域內的中心。就如同現在的中心洛陽,等到將來南方徹底開發出來,也就無法說是中心了。

洛陽既然在天下中心,自然就是四通八達的所在,從哪裏出發都能通向洛陽!不過在衡定路程遠近,以及路上道路的情況之後,兩人決定先同路到臨淄。到了臨淄後,陳嫣去長安,桑弘羊去洛陽。這三座城市都是此時的超級大都市,在此時彼此時間都有非常平整方便地官道,自然方便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