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采綠(4)(第2/4頁)

從蕓薹屬的角度去理解,此時流行的蕪菁、萊菔、芥菜都屬於蕓薹屬!

更更重要的是,陳嫣剛好看過一篇文章,知道大白菜是怎麽來的!大白菜的祖宗就是蕓薹啊!

基本的過程說起來很簡單,首先就是蕓薹經過馴化、選育,最終誕生了‘菘’這種蔬菜!而‘菘’這個名字在之後的很多年也成為大白菜的名字之一。只不過最開始的菘,和最後成形的大白菜,那是兩樣東西了!

菘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選育,使得葉柄越來越白、越來越大。然後和蕪菁雜交,這才有了大白菜!

大白菜有一個優點是很突出的,那就是能夠越冬,而且滋味確實很不錯!如果做成是酸菜的話,絕對會成為普通老百姓冬日餐桌上的一道亮點。對於此時人們,特別是普通人的餐桌,具有很大意義。

這樣的優點讓陳嫣有了培育大白菜的想法,與此同時她還恰好知道白菜的培育過程——這固然無法讓她在片刻之間得到白菜,但卻是為這條路指明了方向!對於這種要經過反復試驗的學科,一條完整的、行之有效的路,其重要性,無論怎麽誇大都不為過!

然而她不可能自己去做相關工作,具體的,得有專門人士來做,其中最為合適的就是農家人了。

第五管事躬身道:“已經在辦了,有一位宋高先生似乎有意,不過大概也要來不夜縣看看,才能決定要不要帶著學生投奔於此。”

這個陳嫣是可以理解的,農家一旦紮根就得興建‘試驗田’,很多時候他們會在一地一事上傾注全部的心血,等於是一批被束縛在土地上的人…人家說不定要托付自己幾年、十幾年,甚至半輩子的光陰,在此之前怎麽能不打聽清楚呢!

陳嫣也就不再糾結於此事了。

第二日照常上課,放課之時,桑弘羊有意去陳嫣那裏蹭一頓飯,所以兩人是同路的。才走到一半,隨著越來越接近陳嫣的院子,自己卻被看到的‘奇景’驚的目瞪口呆。

“這、這是怎麽回事兒?”他指了指院子裏牽扯出來的一道道細麻繩,這些麻繩上都晾著許多的蔬菜…這是在做菜幹嗎?

但做菜幹怎麽會做到這裏來?應該在醬方或者菜園那邊完成才對吧?

在主院周圍做,也太有礙觀瞻了吧?

陳嫣解釋:“吾近日正在試制醬菜,便讓身邊婢女一同做菜幹。”

醬菜雖然不像幹菜那樣要徹底曬幹,但也要曬掉一些水分,變得不再濕嗒嗒的才能用。

說著笑了起來:“積的酸菜今日就能出壇,我新制一道‘酸菜魚’來!你有口福,正能吃上!”

沒有大白菜不是說就不能做酸菜了,只能說酸菜是大白菜一個相當重要的門類而已!酸蘿蔔難道不是酸菜?

而且後世北方流行積酸白菜,但南方不同,流行的是積酸芥菜!雖然陳嫣那時候偏愛吃酸白菜,平日積的也是酸白菜。可是他們當地位於南北之間,實際上白菜、芥菜都會有不少人拿來做酸菜!

做酸菜是很簡單的,找個大缸,裏頭一層菜、一層鹽地碼好就行了!最有難度的地方就是放鹽的時候要心中有數,講究分寸。因為鹽多鹽少都會導致最終腌制出來的酸菜不完美!

另外,和酸白菜不一樣的是,酸芥菜腌制的時候得密封起來,酸白菜則需要一個重物壓住,連口都不必封呢!

用酸芥菜做酸菜魚,這是陳嫣從來都沒有嘗試過的。雖然自覺味道不會差到哪裏去,但心裏還是忍不住有些打鼓……

“芥菜…?這倒是稀奇。不過若是翁主烹飪的,那必然是美味了。”桑弘羊倒是對陳嫣很有信心,經過幾次試菜他已經總結出來了!雖然陳嫣總是做出一些沒見過的新鮮東西,但一般都是很美味、很值得相信的。

不過用芥菜也確實挺奇怪的…因為現如今的芥菜根本不是葉用菜!雖然有些貧苦人會去吃芥菜葉子,但對於貴族來說,芥菜一般只會取用種子,做成芥末,用以蘸生魚片、生肉片食用。

“說到芥菜,就想到了芥醬…今日用些海魚做膾罷!”桑弘羊也是很會吃的,自從居住到海邊以後,迅速接受了各種各樣以前沒吃過的海產品。膾這種漢代全民美食也迅速地用上了海魚肉,他覺得比河魚更好吃!

當然了,那些固守傳統的士大夫肯定不會這樣覺得。但不要緊,自己吃東西,只要自己覺得好就好了!

陳嫣皺了皺眉:“你近日又食膾了?”

意識到自己說漏嘴了,桑弘羊當即也不笑了,慌忙想要解釋,最終卻說不出什麽來。

不同於劉徹他們吃魚膾,陳嫣說不出什麽來——她就算說了也沒用,人家不會拿她‘沒有根據’的事情當回事兒!

面對桑弘羊吃魚膾,她是有過勸說的。不過說來說去也不過就是‘魚肉生食,損人肌骨’,這樣的理論其實很早就有華夏醫家提出來了。所以陳嫣說出來也不算奇怪,只不過很少有人會相信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