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車舝(3)(第2/4頁)

只不過幾個伴讀還不明白韓嫣這些東西的價值呢,只當他小家子氣,說些零零碎碎的!這些和匈奴軍隊的強大有關系嗎?

劉徹卻是識貨的,聽的津津有味。等到韓嫣說完了,掃了一眼陳嫣,發現她又在不停地寫啊寫啊。忍不住笑道:“阿嫣為何又在寫?聽過就該記得八九分了,再有記不清的,回頭問韓嫣就是了。”

陳嫣搖搖頭——軟筆記筆記可比硬筆慢多了,再加上繁體字,簡直就是災難!好在古文本就有將一大段話縮成幾個字的傳統,她有技巧地記著,回頭再做整理,也勉強過得去。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自以為記得,其實過不了多久就會忘記,記下來就清楚多了。回去整理一遍就是再記一遍,如此再偶爾讀上幾回,才真是不會忘。”

汲黯不苟言笑的臉上也露出了一絲滿意…本來讓陳嫣過來讀書,他是不願意的,只是當時被陳嫣難住,沒話說了而已。不過自從陳嫣到太子宮讀書,他倒是越來越滿意了。

第一,確實如天子所說,不夜翁主天資聰穎,而且此前已經有了一定的底子。當初並不是為了來太子宮讀書,而誇張了說了。而聰明的學生,無論如何也是不招人厭的。

第二,陳嫣有很多觀點都很怪,但又不能說是無理,只能說她善於從一個新的角度看問題。雖然有的博士們對此頗有微詞,但大多授課的老師,包括汲黯在內,都覺得這對他們做學問是有幫助的。更不要說對太子了,太子就是未來的天子,更應該打開思路才對!

第三,陳嫣非常好學!甚至不用說不遠處另一間宮室裏隨意應付課程的公主們,就是在這畫堂之中,陳嫣可能都是最為努力的學生了。

伴讀們就不說了,很多在家的時候就是不學無術的貴族子弟。如今跟著太子讀書,總算是學了點東西了,但依舊稱不上努力。

甚至太子…不能說太子松懈了,只是太子的精力分散到了太多東西上。他不止要在畫堂上課,還得在朝堂上跟著天子學習為君之道、禦下之術。而且太子還對騎兵、打仗特別感興趣,常常要去上林苑操練騎兵、打獵什麽的。

精力一分散,自然就不能專注。對於上課的內容,劉徹常常就是‘了解’,而不會去深入。不過話說回來了,他將來也不是要做學者,而是要做皇帝的,所以這樣才是正常的。

“不夜翁主說得對,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話說的極好,你們這些人就是太懶惰了!”汲黯用責備的目光看了一圈。

陳嫣、陳嫣她亞歷山大…雖然老師喜歡她是很好的啦,但成為同學裏的另類,被排擠什麽的,那就太冤枉了。

其實陳嫣是想多了,劉徹自己知道自己事,他是不可能將全部精力放在畫堂課程上的,汲黯也知道,所以這並不是用來責備他的。至於那些伴讀們,他們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是同學,地位根本不平等呢!

排擠陳嫣?他們感動嗎?

不敢,真不敢!

現在就輪到陳嫣還沒有發言了,劉徹笑著道:“阿嫣還沒說,快說快說!”

這樣說著還調整了一下坐姿,像是想找一個舒服一點兒的姿勢。陳嫣懷疑,這要不是課堂上,他能讓宮人送水果點心來,邊吃邊聽她說!

“我說是能說的,只不過到時候可別說我想法古怪!”陳嫣說是這麽說,實際上看起來並沒有什麽猶疑地樣子。

“你快說!”劉徹連忙催促。

劉徹是特意將陳嫣的發言留到最後的,這就像是有些人吃東西,喜歡將最喜歡吃的留在最後面,一樣一樣的。

陳嫣的觀點是很古怪,總是與時下不同,這個他喜!雖然,往往也和他不同就是了。

不過,劉徹討厭的是那些和他不一樣,而且老調重彈的觀點!明明已經不合時宜了,還被拿出來反復用,他都不耐煩聽!而陳嫣的想法雖然也和他不同,但經常是新奇的、有趣的。

陳嫣對現如今北方活動的匈奴真是不了解,在未來,這個北方遊牧民族會和其他歷史上曾經輝煌過的遊牧民族一樣——眼見得他起高樓,眼見得他樓塌了。輝煌地光華璀璨,分崩離析地始料未及。

興也勃焉,亡也忽焉。這就是他們的真實注腳了。

陳嫣雖然不了解匈奴,但對遊牧民族的一些共性卻知道一些——托知識傳播越來越無門檻的福,只要有心,在她那個時代獲取知識是很容易的事情。

“我覺得匈奴幾代之內衰敗是必然的。”陳嫣說著猜測的話,語氣卻比誰都肯定。而這樣石破天驚一句話,立刻驚到了其他人。

喂,那可是匈奴誒!一直以來大漢的心頭大患!有控弦之士三十萬,曾經將高祖圍困在白登,是靠呂後賄賂匈奴閼氏王後,這才得以脫身!而這些年來一直侵擾大漢邊境,南下中原時最近接近了長安城下——這樣的匈奴,說他幾代之內衰敗,這樣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