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第6/7頁)

以至於晉王提起顧明軒欲與蕭衡唯一的女兒退婚,另娶旁人時,他心中是不悅的。

是何晏,說自己對蘭陵鄉君的女兒情根深種,求他成全。

那日小雪,梅園紅梅深深淺淺,何晏就著臘雪紅梅,細細說著未央的事情。

未央喜歡甚麽,不喜歡甚麽,何晏如數家珍。

他聽此,這才放了心——世間最了解你的人,不是最愛你的人,便是最恨你的人。

何晏是前者。

他便賜婚何晏與未央。

鎮遠侯與其子為大夏戰死邊疆,他對鎮遠侯的後人,終歸是要眷顧幾分的,以免寒了沙場宿將們的心。

何晏與未央大婚當日,他還派了宮人前去觀禮,以此來表明哪怕鎮遠侯戰死多年,其後人仍是聖眷長隆。

可哪曾想,未央對他的眷顧不屑一顧。

天子揉了揉眉心,只覺得清官難斷家務事。

未央堅決與何晏退婚,難不成是還念著曾經的未婚夫顧明軒?

天子這般想著,便開口問道:“你退婚之後,有何打算?”

未央聽此,心中松了一口氣,道:“未央孑然一身,不敢言打算,只是覺得皇孫天真可愛,若是可以,未央想留在皇孫身邊,照顧皇孫。”

天子揉眉心的手指頓了一下,放下手指,上下打量著未央,忽而想起,老黃門說的秦青羨來之前與未央說了許久的話。

秦青羨橫沖直撞,並非心思縝密之人,方才他冊立晉王為儲君,秦青羨沒有大鬧寢宮,便是得了未央的指點。

想到此處,天子眉頭微動,沉聲道:“你可知你在說甚麽?”

皇孫需要的不是照顧,而是引導與輔佐。

未央的心思,足夠輔佐皇孫,而她的出身,做皇孫身邊的教引姑姑綽綽有余。

可他能信任未央嗎?

皇孫是他最後的骨血了。

未央道:“未央出身蘭陵蕭家,蕭家子孫為大夏拋頭顱,灑熱血,未央為女子,不能沙場殺敵,繼承外祖父的遺志,唯一能做的,便是替陛下照顧好皇孫。”

說完話,未央對著天子拜了又拜。

恍惚間,天子想起那年蕭伯信出征前,也是這樣,一身盔甲,紅色披風翻飛著,對他拜了又拜,說:“伯信出身蘭陵蕭家,蕭家世代鎮守南方海域,子孫為大夏拋頭顱,灑熱血。而今賊寇來犯,伯信自當為國盡忠,蕩平賊寇,平定海域。”

他離座,俯身將蕭伯信攙起,問道:“伯信何時還朝?”

蕭伯信爽朗一笑,道:“得勝之日,自當凱旋還朝。”

蕭伯信是熱血男兒,一諾千金重。

可惜,蕭伯信這次失言了,他這一去,再也沒有回來。

往事湧上心頭,天子閉了閉眼。

若秦家兒郎仍在,若蕭伯信縱馬凱旋,他又怎會被藩王掣肘,不得不冊立晉王為儲君?

當年的沙場宿將,而今凋零過半,他是時候,再為大夏增添一些新鮮血液了。

片刻後,天子道:“起來吧。”

未央緩緩起身。

天子看著面前明艷女子,道:“你與蕭衡,都像極了伯信。”

未央默了默。

她知道,自己這一次又賭贏了——母親雖與外祖父決裂,但心中仍是掛念著外祖父的,她小的時候,母親曾學著外祖父的口氣說話,其中說的最多的,便是這句話:蕭家子孫為大夏拋頭顱,灑熱血。

蕭家世代忠於大夏,天地為證,日月可鑒。

無數蕭家兒郎的鮮血,才換來了天子的信任,她的出身蕭家,讓天子放心將皇孫交給她。

如同秦青羨縱然是華京城闖禍不斷的混世魔王,將長劍架在藩王脖子上,天子依舊不會責罰秦青羨一樣。

蕭家與秦家,撐起了大夏的脊梁。

天子道:“去吧,你且收拾一番,待皇孫醒來,朕再派人尋你。”

未央點頭,拜別天子。

未央出了寢殿,幽冷龍涎香不在她身邊縈繞,而她與何晏的婚事,也終於圓滿解決,她深呼吸一口氣,只覺得今日的天,似乎格外的藍。

未央腳步輕快,去往偏殿,見了李季安,便笑道:“季安兄,今日怕是又要勞煩你了。”

秦青羨眉梢輕挑,道:“你與何晏和離了?”

“你倒是膽大,天子賜婚都敢推辭。”

李季安輕啜一口茶,眸光幽深,看向未央。

未央輕輕一笑,道:“既是不喜歡,又何苦委屈自己?”

秦青羨道:“你和離狠狠掃了何晏面子,難道不怕何晏報復你?”

“不怕,我現在有靠山。”

未央眸光輕閃,道:“天子允許我留在皇孫身邊了。”

了卻壓在心中多日的婚事,未央心中極其暢快,催促著李季安為她與何晏和離的事情寫契書,又說等傷好了,請秦青羨李季安二人吃飯喝酒。

三人說說笑笑,窗外日頭西斜,小黃門腳步匆忙,來請未央梳洗沐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