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第3/4頁)

“好。”蘇綰捏了捏他的手指,沒問他到底要說什麽。

那天說開後他們都很忙,她也不著急逼問他答案。說好了等回到汴京再答復,她等著就是,甚至做好了分手的準備。

畢竟自己這具身體算是死過一次,不孕不育真的有可能。雖然她平時也注意防寒保暖,盡量不讓自己生病。

可這裏沒有儀器,能確定她的身體沒有問題,只能往最壞的方向想。

她也不希望趙珩為了自己而放棄帝位,那便不是自己欣賞的趙珩了。身為帝王,不該有戀愛腦,他得為北梁的千萬百姓負責。

她也沒做好當父母的準備。

在現世看爹媽吵了二十幾年,她心理陰影大到即便離開了他們,還是放不下這事。

從她有記憶起爸媽就在爭吵。

爸爸是生意人為了媽媽放棄老家的一切,到媽媽的城市創業。

公司起來後他便很忙,國內國外到處飛。媽媽從國企員工升到高管,同樣也很忙,各種會議各種飛。

他們都不在家才是她最開心的時候。

只要他們回來家裏就不安寧,互相指責互相揭短,互相埋怨太早生她。

這也是她為何選土木工程橋梁專業的原因,就算按照他們的安排進了國企,也不會總在家。

她只想離他們遠遠的。

遇到趙珩,結婚生子她都願意嘗試,但是需要一個時間緩沖,慢慢調整心態讓自己接受新的身份,接受新的生活。

她不希望自己像爸媽那樣,對孩子的到來沒有心理準備,也沒有物質準備。她出生時,正是爸媽各自的事業起飛階段。

為此媽媽晚了兩年升職,在往後的無數年每每跟爸爸爭吵,就會提起來抱怨一通。

她和趙珩的情況也很相似,事業未成,國家未有安定。

便是婚後順其自然真的有了孩子,她也沒自信能將心態調整過來。

生孩子,不是懷孕了生了就萬事大吉。

一路無話。

到了縣衙,那幾個壯漢聽說要杖責八十,嚇得什麽都招了。兩刻鐘後,四個榨糖作坊的東家被帶到。

幾個人看到跪在公堂上的壯漢,當即嚇白了臉。

謝梨廷懶洋洋翻出前任知縣的口供,把他們的名字都念了一遍,漠然出聲,“八月中秋上供二百兩每人,十月合計收到一千兩,同意壓低一半甘蔗收購價。”

“大人饒命啊!我等從商的,知縣大人開口豈有不從的道理。”其中一個東家磕頭求饒。

另外三個一看,也跟著磕頭求饒。

“知縣的口供說是你們主動獻銀拉攏。”謝梨廷輕笑,“來人,去帶前任知縣對質。”

公堂倏然安靜下去。

謝梨廷微眯著眼,慢悠悠打量他們一番,示意自己的參將上前,“帶人前去抄家,所得銀兩充入國庫。”

四個東家面面相覷,下一瞬便又開始瘋狂磕頭求饒。

蘇綰看了一會,曲起胳膊拐了下趙珩,示意他回去。

她想買下江州所有的榨糖作坊,但不能跟謝梨廷買得和新任知縣買。不能讓新任知縣知道,自己和趙珩的關系,會留下隱患。

在江州,她的身份就是商販。

出了縣衙,寒風吹過來臉頰微微有些疼。趙珩伸手給蘇綰戴上帽子,略無奈的說,“江州沒有火鍋,我讓墨竹打聽了。”

“沒事,等回了汴京我請你吃。”蘇綰偏頭看他一眼,唇角止不住上翹,“南康府可是出了事?”

“是,負責去南康府暗察的人是我安排的。”趙珩牽起她的手,“租田政策的公文下來之前,南康府巡撫將查抄的良田私分了部分給駐軍將領。”

“將領要田產幹嘛,難道是除了駐軍外還私自屯兵?”蘇綰吃驚不已。

軍中所有的將領和士兵,都是登記在冊的,每月有固定的糧草和軍餉供應,並且會隨時被調走,沒必要屯田產。

不是家人就在駐地,就是有另外的地方還有不是正規軍的兵力。

“剛剛查出來駐軍將領私自屯兵六萬,太師當初想要借著洛州水患一事起兵,便是因為這個原因。”趙珩語氣平緩,聽不出絲毫的怒意,“梨廷在南境處處受阻,也與這駐軍將領有關。”

“注意安全。”蘇綰握緊他的手,開玩笑的語氣,“你我還沒交換庚帖。”

趙珩含笑點頭。

回到客棧吃過飯,蘇綰跟著他上樓,一起去他住的廂房。

趙珩擁著她走出外廊,目光悠遠地看著夜色下的江州城,沉默不語。

這兩日他冷靜下來,仔細琢磨了蘇綰提出的問題,發現自己並未比父皇高明多少。父皇娶了無數的妃子,生育了三十多個皇子十余個公主。

不足月早夭的十余人,十歲前早夭的二十來人,那些未能出世的不知有多少。

能活下來的皇子公主,也不過一手就數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