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第3/5頁)

“東家,外邊又在傳你的消息。”小二一進門就往樓上跑,累得上氣不接下氣,“他們說姑娘要嫁入謝丞相府了,還說柳丞相的千金是未來皇後。”

蘇綰擡眸看他,“還有呢?”

謝丞相不像是會亂放消息的人,她還沒去見他呢。

難道是顧孟平?

“還有……”小二喘勻了呼吸,雙眼睜大,“有人說前幾日天有異象,聖上會有災厄。”

蘇綰挑眉,“去忙吧,風言風語聽聽便好了。”

趙珩的速度還真快。

流言一旦發酵很快就會傳到朝臣耳中,那些試圖將女兒送進宮裏的朝臣,又有了新的借口——讓自己的女兒替趙珩擋災。

受徐太師等人牽連,趙珩撤換下去的朝臣有幾十人,中書省換了一半。此次科舉舞弊,翰林院和禮部估計也要撤換一大批人。

饒是如此,仍有處處給他使絆子,急著逼他封後納妃的朝臣。

靖安百姓能否安全過冬他們並不在意。

“我下去打掃了。”小二縮起脖子下樓。

蘇綰搖搖頭,給秋梅布置好作業,招呼秋霜過來吩咐道:“你去戶部尚書陸大人府上送個口信,就說我在珠玉樓等他。”

“保證送到。”秋霜開心往外跑。

蘇綰好笑搖頭,拿了張鋪開寫下垃圾清理需要的人手,工錢,以及垃圾集中起來後如何處理的內容。

時間差不多,她帶上寫好的垃圾處理辦法,招呼秋雨去珠玉樓。

進店要了一壺茶坐下,蘇綰單手撐著下巴聽說書的講南詔的蝗災。

“那蝗蟲有一掌大,遮天蔽日,飛過的地方連草根都不剩。”說書的敲了敲手中的扇子,“但有一個地方竟是未有受災。”

蘇綰揚眉。蝗蟲過境的場景,她在現世看視頻都嚇呆,怎麽可能有不受災的地方。

“那麽大的蝗蟲飛過,怎麽可能不受災?”

“難道有仙人施法,不讓蝗蟲飛過去?”

“肯定是神仙。”

“非也。”說書的輕輕一笑,“這地方不受災可不是因為神仙庇護,而是當地的地主是個惡霸,他打開春就命人捕蟲,抓不到幼蟲就打板子,增租。”

“他是沒讓蝗蟲飛起來就弄死了,因此沒有遭災?”蘇綰拿出一塊碎銀丟過去,“繼續說。”

這個思路跟自己想的差不多,預防為主,在蝗蟲沒有成蟲起飛前弄死。

靖安城三面環山,縣城以外卻是大片平原,蝗蟲成災後的飛行速度超快,最多五天就能過汴京南下,經禹州入南境。

北梁的糧倉遭災,別說百姓,舉國上下都得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謝姑娘賞銀。”說書的擡頭看他,笑道,“確實如姑娘所言,他是在蝗蟲未有成災前先清理大批幼蟲,發現有成蟲多的地方,所有人都去抓捕,打到的成蟲收回來一斤一文錢。”

“咱北梁不會鬧蝗災吧?”

“應該不會。”

蘇綰坐直起來,余光瞧見陸常林來了,面上浮起笑意主動打招呼,“這邊。”

“怎麽坐一樓。”陸常林摘了帽子坐到他對面,“蘇姑娘有何指教?”

“上樓說。”蘇綰留下茶資起身上樓。

陸常林麻利跟上。

到四樓要了包廂坐下,蘇綰將寫好的圾治理辦法遞過去,語氣嚴肅,“讓他下令,各府州縣都這般做,戶部撥付部分銀子,余下由各地官府添足,防止垃圾堆積引發疫病。”

陸常林接過來仔細看了一遍,苦笑看她,“老師為何不當管家?”

在禹州任職時,附近的鎮子出過疫病,百姓一藥難求,不少人都沒挺過去。

萬幸不會傳人。

如今看來,會爆發疫病是有原因的,並非天災。

汴京有兩條運河穿城而過,入夏後都時有惡臭蔓延,其他的地方更臭。當年在禹州,他到了夏日都不願出門,不止熱還臭。

“麻煩。這事現在就可以做,蝗災防治開春後我會去一趟靖安,你屆時可隨我去。”蘇綰唇邊彎起一抹笑,“你先把垃圾清理這事辦了。”

“對了,我帶了北梁的地圖過來。”陸常林從懷中掏出地圖展開,“陛下說,老師建議更改官道,多開水渠,我想親耳聽聽老師的意見。”

蘇綰站起來,小二敲門送文房四寶進來,放下後安靜退下。

“北境的部分官道繞太遠,不適合增兵。”蘇綰拿筆畫了幾條新的路線,仔細跟他解釋為何這麽安排。

陸常林認真記下。

“橋也要多修,除了儲備糧食之外,這方面的銀子不能省。”蘇綰停筆看他,“為防患於未然,今年因他登基取消稅賦,國中儲糧減少,蝗災必須控制住。”

趙珩將部分糧食賣給南詔,避免南境開戰,剩下的糧食肯定不多。蝗災必須防住,不能有任何僥幸。

陸常林伸手拿筆記下,“此事陛下有提過,我已安排人前往東蜀收購糧食補充庫存,近期還會安排在北梁境內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