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2/5頁)

擴種棉花,意味著百姓自留的新種子可能不夠,她得把這個也考慮進去。

全部寫完,蘇綰拿起紙張吹幹墨汁折好,帶上一路上記下的名單和自己的房契地契,汴京府衙蓋過章的身份證明,起身出去。

“姑娘可是餓了?”秋霜跟上。

從早上到現在,蘇綰就吃了一碗牛肉面,這會都晌午了她還沒吃午飯。

“還不是很餓,我去見知府大人。”蘇綰偏頭看她,“你和鏢師先去吃飯,衙門裏不會出什麽事。”

紀元朗不會膽大到在府衙裏對她做什麽。

“不行,我可不敢離開你。”秋霜果斷拒絕。

那鏢師在暗處保護,她在明處,還有老賈他們倆,就為了不讓她出事。

“隨你。”蘇綰見勸不動,幹脆就不提了。

出迎賓館進入府衙,一隊府兵從外邊回來,看著差不多有兩百人。蘇綰讓到一旁,暗暗計上心來。

穿過校場拐進東院,早前見過她的婢女迎上來,客氣出聲,“姑娘可是來找張大人的?”

“是,我這還有些事情需要跟張大人商議。”蘇綰微笑看她,“勞煩幫我通傳一聲。”

“不必了,姑娘隨奴婢來便好,張大人交代過姑娘來了直接去書房。”婢女福了福身,領她進去。

張奉如在處理公文,聽婢女通傳後點了下頭,示意蘇綰進去。

“這是民女一路過來收集到的名單。”蘇綰將名單放下,從容落座。

張奉如放下手中的公文,拿起名單翻了翻,臉色驟然發沉。

北境氣候幹燥寒冷,各州縣的百姓飽受戰亂之苦大多吃不上飯,知縣的俸祿也不高。

將田地分租下去,本該是讓百姓受益的事,偏偏有人目光短淺。

這份名單有的粗略,有的詳細。提到的人自己還都算熟悉,他們具體私分多少都有記錄,百姓肯定怨聲載道。

如此作為,根本不配為官。

今年的官員考核即將開始,他一直以為自己治下的州縣,政策執行得比較好。

派去調查的人回來也是這麽說的。

如今看來根本不是這麽回事。

幸虧自己尚未將各州縣的考核成績上報,真報了上去,會捅出天大的簍子。

北境可一直是陛下最看重的地方。

“多謝姑娘給本官送來名單。”張奉如緩了緩火氣,放下名單看她,“可是還有其他事?”

方才她走後,自己差師爺去打聽了汴京那邊的消息,師爺還未回來。

此女從汴京來,目的是棉花生意,卻沿路收集租田政策執行情況,還給自己出主意,如何讓百姓吃飽飯。

怎麽看都不像是普通的商人。

“確實還有事相求。”蘇綰微笑點頭,“盯上棉花生意的人不少,民女人生地不熟,恐到時打包的人手不夠用,錢莊無法兌換出足夠的銅錢。”

“姑娘想如何處理?”張奉如神色嚴肅。

她所說的問題確實存在。

光是來找自己的人就不下十個,其中不乏往年就開始收購棉花的商販。

“民女了解了下,安宣府有府兵五百人。若民女請不到打包的工人,希望大人每日可安排一百人幫忙打包,三十人維持秩序,每日的工錢每人六百文。”蘇綰平靜出聲,“除此之外還有事。”

張奉如示意她接著說。

這個事不難辦,安宣府沒有吃空餉的府兵,一天六百文差不多是半個月的俸祿,想去的人會不少。

“入冬後這邊也沒什麽活,大人可以派人下去提前劃分可以開荒的地方,等開了春立即開荒,還不耽誤播種。種子不夠的問題我會安排人解決,另外會免費送一些適合栽種的種子過來。”蘇綰拿出契約書遞過去,“您看下。”

張奉如下意識地又看了她一眼,拿起契約書。

為官多年,他遇到無數上門給他送銀子的,卻還是第一次遇給他送政績的。

他仔細看完契約書,佩服之余又暗暗好奇她的身份。

這當真只是尋常商女?

恰在這時,師爺過來敲門。

張奉如放下契約書出去,師爺不等他出聲便將他拉過去,餓緊張得不行的模樣。

“出了何事?”張奉如皺眉。

“前幾日來的那位紀公子,身份可不簡單。”師爺急白了臉,“他大伯是戶部侍郎,咱把這棉花的生意給那姑娘,怕是不妥。”

“戶部侍郎的侄子?”張奉如輕嗤,“消息可準確?”

戶部侍郎的侄子又如何,跟他合作,自己的仕途怕是也差不多該到頭了。跟那姑娘合作,眼見的能給百姓帶來實惠。

這實惠還不是一朝一夕,而是影響深遠。

“準。”師爺往後退了退,拿出一封信遞過去,“紀公子說,他原本不打算用到這封信,他看不過大人被個女騙子騙。”

“本官被騙,那東蜀太子如何說?”張奉如動怒,聲調也克制不住拔高,“那可是要當國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