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 狂烈北風(第2/2頁)

聯邦軍在這種近乎瘋狂的戰鬥中陷入了無計可施的境地。

在戰爭的大棋盤上,諾曼人四面出擊,但他們的綜合實力並沒有絕對的優勢,他們看起來在多條戰線上對聯邦軍形成圍攻,實際上不可能是各線均衡,而是有策略進行部署,利用兵力的機動性來讓聯邦軍顧此失彼。這場戰爭,聯邦軍始終處於內線,機動距離更短,而諾曼人和他們的盟友處於外線,無論是兵力的調動、補給的運送還是戰略的策應都有更長的距離。諾曼人的優勢是在於他們搶占了戰略的主動性,並充分利用戰場迷霧的特性。他們讓威塞克斯人主導北線,又用強大的航空部隊和一小部分精銳的陸戰部隊襲擾東線,而所有的布局最終都會歸屬到一個主攻方向……如今,他們圖窮匕見,越過莫納莫林山脈,選擇在西線展開主攻。以洛林為橋頭堡登陸的諾曼部隊,短短數日之內迅速增加。

諾曼人掀起的狂烈攻勢,顯然不局限於洛林一地。在西線,納沙塔爾聯邦州遼闊的草原更適合他們的地面部隊縱橫馳騁,只不過先後兩波登陸部隊都是以步兵為主,機械化裝備受限於空運效率和規模,並沒有從一開始就成為主角。

在西線大規模展開進攻後的一個星期裏,諾曼人完全占領了洛林西北部和納沙泰爾西南部,而在隨後展開的華倫斯之戰中,聯邦軍隊部署的近十萬正規軍在諾曼人的強大攻擊下,僅僅支撐了兩天一夜便支撐不住,向後撤退。在攻占華倫斯之後,諾曼人的兵鋒繼續向諾林腹地推進。很快,諾曼人的偵察部隊便抵達了索姆索納斯外圍。

如果將索姆索納斯作為一處戰術據點來抵擋諾曼人的進攻,且不說能否達成所願,這座古老而又寧靜的城鎮幾乎可以肯定會在激烈的戰鬥中化為廢墟。在這種情況下,聯邦軍決定疏散城鎮居民,並依托這裏的地形部署防線。聯邦軍航空部隊也以索姆納斯成為參照坐標,與諾曼人的空中力量展開新一輪的激烈交鋒。

對魏斯來說,索姆索納斯不僅僅是感情的寄托,更是他奮鬥的碩果。一旦敵人逼近這座城市,位於索姆索納斯南部的自由洛林運河工業區也將面臨敵軍鐵蹄的踐踏。在戰爭爆發前,這座現代化的工業區是洛林工業化的代表和楷模,其生產能力已經占到了洛林工業規模的近1/10,在整個洛林的生產規模裏也已經接近了5%。要知道這個工業區的建立和運轉不過短短幾年的時光,有這樣的成果已經相當了不起,未來發展潛力更是值得期待。

戰爭爆發後,洛林相當一部分工廠都轉入了戰時模式,其生產覆蓋了槍炮、車輛以及飛機配件等等。如果可以選擇,魏斯是無論如何都不希望諾曼人進占此地,然而戰爭便是如此殘酷。在諾曼人的地面部隊抵進之前,這開始遭到諾曼人的空襲,人們開始做最壞的打算——把高大的廠房變成堅固的堡壘,沿著運河修築一道道防線……

諾曼人進攻的步伐並非一刻不停,在攻占華倫斯進逼兇索姆索納斯這段時間,聯邦軍高層也在積極地調兵遣將,大批精銳部隊從北線東線調往西線。盡管這是一段相當漫長的旅程,但是在鐵路系統完善的阿爾斯特自由聯邦,只要克服了來自空中的襲擾,大規模快速調動不成問題。在卓有成效的後勤和組織保障下,數十萬軍隊在半個月內抵達西線,一部分加入了洛林戰場,更多的投入到了納沙泰爾地區,在那一望無垠的草原上掀起了反擊的浪潮。

在空中力量勢均力敵的情況下,雙方地面指揮官又一次得到了展現指揮才能的機會。雙方在納沙塔爾聯邦州南部和西南部展開了大規模的交戰,在洛林境內的諾曼部隊雖然積極策應,但進攻的強度和力度無疑削弱了。在這種情況下,洛林居民有更加充分的時間來準備即將到來的索姆索納斯防禦戰,完成戰時休整以及從東線和北線調來的生力軍在此集結,超過30個營的預備部隊歸入魏斯麾下,以工業區和山地進行部署。大批防空部隊隨後也開赴索姆索納斯地區,為一線部隊和預備部隊提供保護傘。

納沙塔爾聯邦州的大決戰鏖戰了近一個星期方才分出勝負,令人遺憾的是,這一戰成名的並不是某一位聯邦將領,而是新晉的諾曼帝國陸軍元帥,阿爾維斯·霍克·塞德林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