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2/5頁)

因為宋連軍的目光,杜心怡騎虎難下,她只能繼續強詞奪理道:“可你這明明就是為了不給這些老員工經濟補償金,才停工停產的!這停工停產根本不合理!”

“我真想不到你竟然是個律師。”季臨面無表情地看了杜心怡一眼,“合理不合理,這不是你說了算,第一你沒證據證明西蒙紙業的停工停產有造假,第二法院目前唯一支持認定企業用停工停產掩蓋違法辭退的判例,僅僅只有企業先對員工進行了違法辭退,員工勞動仲裁並要求恢復勞動關系後,企業為了再次達成違法辭退員工的目的,從而以停工停產實際上要求對方‘待崗’。”

季臨眨了眨眼:“西蒙紙業一開始就直接提出了停工停產,根本不存在因為開不掉員工才用停工停產掩蓋這回事。”

邏輯嚴密,毫無漏洞。

杜心怡噎了噎:“可我看到了都市新聞報有記者都寫了西蒙紙業要產線搬遷的消息了!你不要抵賴!”

季臨頗有些挑釁地看了白端端一眼:“你這個助理,我都看不下去了。丟人。”

白端端閉了閉眼,然後側頭制止了杜心怡更丟人現眼,她冷冷地看向她:“你不知道商業決斷不到最後一秒都不可信?現在當然是他們說什麽就是什麽。”

杜心怡咬了咬嘴唇,不死心道:“那份報紙我還留著……”

“這些新聞,報紙力求沒有法律風險和責任,除非是面對面的采訪稿,否則就算有內部人士匿名投稿,最終成稿裏也只會用‘據悉’,要我現在給你時間去確認嗎杜心怡?何況就算報紙上說的是確定,報紙又不是西蒙紙業官方渠道,根本沒有意義。”

無論產線是否在將來會被轉移到墨西哥還是印度,只要西蒙紙業停工停產耗得夠久,耗到只剩下個別死磕的員工,將裁員成本降低到最低,最後再裝模作樣地重新動一下工,那麽法律上,他這種操作就是完全合法合理的。之後重新復工後過段時間再產線轉移,那完全能用多變的商業環境和市場導致高層做了新的決斷來解釋。

雖然現在的就業市場對宋連軍這樣四十多歲的中年員工並不友好,但只要去找,總是能找到下家的,只是工資水平和待遇絕對會有巨大落差,不過就算工資水平一落千丈,也總是比2480塊高的,換一份新工作,才能勉強支撐家用。

停工停產把宋連軍這樣的員工逼得不得不快速去找下一份工作,甚至不惜自降身價,只求快點能找到養家糊口的新工作,而一旦找到下家,勢必立刻主動提出與西蒙紙業的解約。要是有哪個員工偷偷背著西蒙紙業簽署兩份勞動合同的,那也簡單,按照季臨的能力,絕對能以對方同時任職兩家公司違約而名正言順地開除對方。

不費吹灰之力,輕松節省成本。

簡直是個完美的裁員方案。

唯一還能一搏的,就只剩一個了——

白端端看向了季臨:“既然西蒙紙業是有工會的,那麽停工停產的決定,工會同意了嗎?”

但凡工會成員裏,有一個在這111個涉及停工停產的人員名單裏,就不可能輕松地同意這個方案吧!

結果季臨仿佛就在等白端端問這個問題,他愉快地笑了笑:“當然。工會會同意的。”

他看了眼宋連軍:“他沒有加入工會,他另外那110個同事也一個都沒有加入工會,為了企業的整體利益,我當然會說服工會,畢竟這確實是真實的停工停產。”

111個人,竟然其中一個在工會裏的都沒有!

白端端皺著眉地看向了宋連軍,宋連軍這才後知後覺地解釋道:“我們都以為工會沒什麽用……平時總要占用周末的時間組織這個活動那個活動,我們都是有家有口的老員工,對這種周末的活動也沒興趣,而且加入工會還要交工會費,偶爾還要開會,一堆事,我們都覺得沒什麽意思,所以沒加入過……”

這可真是典型的你拒絕了責任,因此失去了權利。沒有主人翁地位,就掌握不了自己的命運。

在勞資糾紛降臨到自己身上之前,是不會有人覺得工會有用的,很多勞動者也根本意識不到加入工會後,工會擁有的話語權將是他們和企業談判時的籌碼。

只是工會並不僅僅維護職工合法權益,還需要維護企業的生產經營,在這兩者之間找平衡。雖然停工停產影響到了這111個人,但西蒙紙業是個大公司,還有更多的生產線還在繼續經營,另外189個人也得到了妥善的辭退安置。

111個員工,沒有一個加入工會,那工會在聽取企業重大決策時,自然未必有人能如此感同身受地替他們爭取權益,這樣一來,在整體利益面前,工會會選擇支持停工停產也並不難理解。季臨如今有如此的自信,大約對取得工會的同意,已有十成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