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第4/6頁)

一直以來,白端端以為林暉接納了這樣的自己,也認可這樣的自己,然而事到如今,她才知道,林暉並沒有。

白端端深吸了一口氣:“我知道了。”她頓了頓,才道,“林par。”

——

白端端回到自己辦公桌,心裏還是難受又冰冷。

不要再叫自己林老師了,已經不是自己學生了,潛台詞是什麽?

不過是讓白端端認清自己,自己如今和其余所有律師一樣,只是林暉的員工,別覺得因為有大學裏這層關系以及有過創建朝暉時的共患難,就覺得自己有什麽不同。

但其實林暉不用講那麽直白的,他明明可以點到為止的,後面的話他根本沒必要說的,自己並不傻。

只是令人諷刺的,林暉以為自己是仗著過去的付出才每每指手畫腳,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每次和他溝通時,心裏想的根本不是自己為朝暉為林暉做過什麽,反而是林暉對自己的恩情。

因為顧念著這份恩情,自己才不想看朝暉越走越偏,就算從商業角度來說,業務和創收越發優異,但白端端總覺得,做律師,為了贏,也是要守住底線的,很多操作手法確實不違法,但未免太下作,並不值得提倡。

算了,改變不了林暉,那至少自己不要為此改變就行了。

白端端斂了斂情緒,重新振作起來,她坐下來,又開始埋頭做那300個員工的辭退賠償方案。

下一個案子又杠上季臨,這次怎麽說都不能輸了。

白端端想讓林暉知道,自己和杜心怡不同,自己能贏,並且不需要靠那種不入流的手法。

——

涉及300個員工的勞資糾紛,不論從標的額上,還是從社會影響上來說,都是大案,一旦辦好了,在業內基本會被當成標杆來研讀,對於資深律師來說,是錦上添花的履歷,對年輕律師來說,則是一飛沖天出頭的好機會。

林暉指明了讓杜心怡一起參與這個案件,想要提攜杜心怡的心已經十分明顯了。

杜心怡也不是傻的,那些標的額小不來錢又不夠重量級的案子,她幾乎沒有任何興趣,平時就算林暉也把她安插進其余團隊裏,她也都是靠別的律師來達成“躺贏”的目的——具體案子操辦就不負責了,但最後的分成卻是要參與的。

而如今白端端手頭這個案子,她就上趕著要橫插一腳了。

照理說這案子有人能幫忙是好事,但白端端對於杜心怡的參與,卻是頭疼不已。

白端端原來分了50個員工給杜心怡,讓她幫忙一起核算辭退的經濟補償金,然而杜心怡拿來的計算結果,白端端復核了一遍,錯了將近三分之一。

最終,白端端只能認命地把300個員工的方案都自己親手做了。

“還有兩天,就要和季臨進行第一次談判了,他代理企業方,一定會想方設法找出我們員工這裏的瑕疵點,以此來壓價。”白端端拿出做好的方案,“我已經把每個員工所有可能存在的被攻擊的點,都列了出來,也都做出了應對方案,不論企業最終是願意和解,還是一定要走仲裁訴訟,我們都能確保員工得到足額的經濟補償金。300個員工,為了每個員工我們都要全力以赴。”

雖然看不順眼杜心怡,但白端端一貫信奉公私分明,只要杜心怡願意學,她不會藏著掖著不肯教。

“這份整體方案你可以看一下,熟悉一下,雖然這次員工整體維權選出了員工代表,但後續企業對每個員工的方案未必都能接受,可能會有修改壓價,這時候就需要個性化溝通,我們必須一個個員工去確認他們對企業和解方案的接受程度,所以我和你各自需要負責一部分員工的溝通工作,要對每個員工的情況都有個了解。”

杜心怡接了白端端做的和解方案,點了點頭:“今天我們要見的就是員工代表?”

“對,宋連軍,在西蒙紙業裏工作了12年了,是人緣非常好的老資歷,是其余員工一致同意推舉出來作為代表溝通裁員事項的。”

杜心怡若有所思地轉了轉眼珠,“哦”了一聲。

而她的話音剛落,宋連軍就到了。

“不好意思,白律師杜律師,路上有點堵車,耽誤了會兒。”

他是個一看起來就頗為溫厚的中年人,穿著樸素,戴了一副眼鏡。這次與企業談判前的溝通,白端端選在了律所樓下的西餐廳裏,環境不錯。

宋連軍是個十分好溝通的人,不出半小時,白端端就把目前的情況、注意事項還有後續西蒙紙業可能做出的反饋都一一和他講清楚了。

遇到這樣明事理的當事人,白端端算是松了一口氣,她看了下時間:“菜怎麽還沒上?你們稍等下,我去吧台那看看。”

——

等白端端一走,剛才苦於講解專業方案而無法插嘴的杜心怡終於開始找起了存在感,她擺出了一副精英律師的腔調,笑道:“總之,所有的情況,我都做了預案,都會有所準備。剛才讓白律師給你講解的也很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