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番外(魏氏大家長的一生)(第2/2頁)

弟弟糊塗,李氏愚蠢。

一直到年邁的時候,魏成都沒辦法想象,如果當年李氏不是狠下心來,讓只有十一歲的魏時千裏迢迢送嫡姐出嫁,魏時如果在十一歲的時候壓根就沒有來柳州城,還不知道要在燕縣那邊遭多少罪呢。

這可是魏氏家族的‘千裏馬’、‘麒麟兒’。

魏家人丁單薄,他膝下就只有魏定這麽一個孩子,讀書的天分雖然比他好,可是身子骨卻不怎麽樣,讀書人雖然跟武人不能相比,用不著有太過強悍的體格,但同樣也不能太過病弱,否則的話,在考場上那根本就熬不過去,更別提是把應有的水平發揮出來了。

所以在兒子身上,他不敢抱有太大的希望,也怕給孩子的壓力太多了。

魏時來柳州城的時候已經十一歲了,這個在此之前他從來都沒有見過面的侄子,無論是學問,還是氣度,全都出乎了他的預料。

魏仁跟李氏放養出來的孩子,最近這一年多又經歷了那麽大的變故,想象當中,應當是一個性格比較怯懦的孩子,又或者是帶了些憤慨和尖銳的孩子。

可站在他面前的這個人,光是渾身的氣度就看不出怯懦、憤慨和尖銳了,反倒更像是書香世家能夠養出來的孩子,壓根兒都不像是個孩子。

像他在京城裏認識過的出身世家的讀書人,氣質溫潤,又有著打從骨子裏透出來的自信,跟弟弟是完全不相像的,跟他這個大伯也不怎麽相像,這不像是魏家這種底蘊能夠教養出來的孩子。

蠢笨的李氏,也養不出來這樣的孩子,否則的話,李家就不是那般江河日下的局面了。

從第一次跟這個侄子交談開始,魏成就認定了這位才是魏家下一代的領頭羊,魏家肯定能夠在魏時的帶領下,翻開嶄新的一頁。

但那個時候的他還沒有想到,沒過幾年之後,他這個侄子便中了解元,年紀輕輕跑到京城去求學,拜了沈舟為師,娶了劉唐將軍的嫡長女,三元及第,入了仕途之後,那就更了不得了。

正一品的航海伯,正二品的太子少師。

那個時候,他那個侄子還不到四十歲呢。

而那個時候,他的年歲已經很大了,送走了夫人,送走了弟弟,後來又送走了李氏,送走了魏時的生母白姨娘,老一輩的人後來就只剩下他一個了。

即便已經八十歲的高齡了,可還是舍不得死,還想活得更久一些,他想看著魏時不斷的往上走,平步青雲,也想看著整個魏氏家族越來越好,這個曾經在泥地裏刨食吃的家族,慢慢成為大靖朝的新貴,慢慢的積累底蘊,成為像沈家、白家、方家那樣的書香世家。

上天帶他已經很是優渥了,可又不夠優渥,他死的那一年,都已經八十四歲了,在老家的族譜上,多少年了,都沒人比他活得更久,可他到底還是沒能等到魏時坐上首輔的位置,從一品的少傅,已經是入了內閣。

可是他已經等不到侄子做首輔的時候了,不過,在彌留之際,他好像又回到了多年前曾經踏上過的金鑾殿,皇帝的模樣看不大清楚,太監的模樣是模糊的,其他的什麽皇子大臣在這裏也都沒有清晰的面龐。

唯獨在那個百官之首的位置上,穿著一身絳紅色官袍的人,長著魏時的臉,看上去還挺年輕的,好像只有十多歲的樣子,可又確確實實是自家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