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第2/2頁)

而以往他所認識的爹爹的好友,基本上是不怎麽把銀錢放在眼裏的,甚至可以說壓根就不操這些心。

爹爹也差不多是如此,盡管發條玩具和很多的東西都是爹爹設計出來的,但鋪子的經營最終還是歸娘來管,爹爹是不怎麽插手的,更不怎麽過問家裏頭的銀錢。

跟黃伯伯,應當說是截然相反的兩類人。

可這兩個人在年少的時候卻是好友,見面的時候能讓爹爹這麽激動,可見兩個人當年的交情,只是不明白這兩個人為什麽會好多年不聯系。

‘交際達人’魏遠,即便是離開了京城八年,可還是跟很多人都保持著書信往來,甚至還有友人專程跑到平江府這邊來看他。

在他這邊,無論是距離,還是身份地位,都不是交友的標準,文人交友,要看的自然還是詩詞文章。

並未步入仕途的魏遠,應該還能算是比較純粹的文人,而且還是遠近聞名的才子。

少年時期的名聲,一點兒都不弱於幼時的神童之名。

也正是因為被吹捧的多了,哪怕有爹爹比量著,在讀書上也仍舊有一種‘老子天下第一’的感覺,兩年多以前出發去江佑府的時候,可是自信滿滿,打算要成為大靖朝第一個六元的。

可結果只有縣試那個頭名,之後,一個第二,兩個第七,沒有說是六元了,四場考試下來,小三元沒戲,大三元更沒戲了。

這對魏遠來說,稱得上是打擊了。

哪怕金榜題名,得中舉人,興致也不是特別高,之前爹爹就不打算讓他參加一年後的鄉試,而是再多等上三年,就是怕他一腳踩進同進士的榜單上。

那會兒他還總覺得是爹爹太過小心了,現在看來哪裏是爹爹太過小心了,分明就是對他這個兒子有著清晰的認知,水平不夠,火候不夠,可不就得擔心成不了進士,反倒成了同進士。

要知道這兩者之間的差距可大著呢,‘同進士,如夫人’,倘若他去考個‘如夫人’回來,那可真夠丟臉的了,著實配不上他這‘神童’‘才子’之名,還不知道要被人怎麽笑話呢。

本來,他還想著趁著沒入仕途的這幾年,好好的出去轉一轉,領略一番祖國的大好山河。

可自打府試考了第七名開始,遊學天下的計劃,還是算了吧,他考科舉可不是奔著二甲進士去的,就算不跟爹爹一樣考得狀元郎,那也得進一甲不是。

他就不信了,以他的資質,接下來這四年‘頭懸梁,錐刺股’,還能考不到一甲去。

所以,不管是白家的姑娘,還是趙家的姑娘,通通都跟他沒關系,婚姻之事暫且放到一邊,現在重要的還是要備考四年後的會試。

“成婚跟你備考有什麽沖突,我同你爹爹當年成婚的時候,那也是在會試之前的事情,不也一樣沒有耽擱,只要你這麽說,那沒參加完科舉,還不能成婚了?”

劉楓都不知道這孩子是怎麽想的,再過兩個月,就是明年的二月初一了,到時候兒子可都十八周歲了,如果要等到參加完會試,金榜題名了,再考慮成婚的事兒,那時候可就已經二十二了,加冠之禮都過兩年了。

除非是那種倒了大黴,接連被孝期耽擱的人,否則的話,誰會等到二十二歲才考慮婚嫁。

她當年出嫁就比較晚,可也是趕在了十八周歲之前,這世道雖然對男子更為寬容一些,但等到二十二周歲,肯定是娶不到同齡的女子了,只能是在小五六歲,甚至七八歲的女孩子裏找。

不管怎麽想,劉楓都覺得不妥。

魏遠這會兒自信心被打擊狠了,另一方面,也是想著能在四年之後重新證明自個兒,虎父無犬子,他沒比爹爹差太多,而且之前的名聲也並非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所以什麽成婚,什麽生子,這些都可以放到後頭去,現在要緊之事還是讀書。

他也不打算去什麽京城了,不管是那些文人圈子裏的前輩,還是他的那些好友,都不如爹爹了解他。

更重要的是,要說科舉考試,當世之人,誰能比得過自家爹爹,十七歲的大三元,從大靖朝開國開始,也就這麽一位而已。

越是了解科舉的難度,魏遠就越是佩服爹爹,很難想象在十五歲之前,都沒有經過名師教導的一個人,能在科舉上闖出一番天地來,所依靠的除了天分,更重要的還是自律。

他雖比爹爹多了幾分詩才,可是兩相對比之下,在科舉上著實不夠專心,也不夠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