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二更(第2/2頁)

最後一封信是父親的,這半年來,他已經收到父親三四封信了,寄信的頻率確實是比往常高出來不少。

這封信勉強算是封報喜的信吧,在大伯的教導下,父親不光是學會了如何做先生,還體會到了做先生的樂趣,如今不只是教魏達一個人了,而是在魏氏族學裏做起了先生。

很難想象,那麽怕麻煩的一個人,有朝一日居然也會做先生,而且這字裏行間,竟也不覺得煩惱,還挺喜歡這教書的日子。

沒怎麽跟父親深入交流過的魏時當然不知,比起做知縣,做先生要容易得多。

尊師重道可不是說說而已,小孩子們一個賽一個的聽話,課堂上就沒有搗亂的,而教小孩子讀書,對於舉人出身的魏仁來說,簡直是小菜一碟,輕松的不能再輕松了。

除了束脩比較少之外,沒旁的毛病,可這銀子再多,能花在他身上的實在有限,還不都被夫人挖了去,既然如此,多多少少對他來說也無所謂了。

魏時心裏清楚,依著父親的政績,孝期之後想要起復,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到了之後無非就只有三種選擇。

一是留在江佑府老家,做一個富貴閑人,二就是跟著大伯一塊上任,最後一個選擇便是到京城這邊來投奔他這個兒子,享受天倫之樂。

魏時真怕父親選擇最後一種的,若父親真的帶著母親和小弟一塊兒來京城,就可以想見日後的日子是如何雞飛狗跳了。

父親能找到自個兒的樂趣,能在老家找準位置,不得不說,魏時是松了一口氣的。

喜事連連的情況下,魏時一連十多天心情都是好的,閑暇之余,也開始琢磨琢磨生財之道了,畢竟聖上賞的那一千兩黃金總有花完的時候,而且離這一日已經不遠了。

他之前是想著做教輔的,畢竟學生的錢好賺,他自個兒又是科舉出身,結果拿了一本試水之後,才發現市場比他想象的要殘酷。

正版盜版幾乎分不出區別來,而且買的人太少了,抄書的人居多,有那直接在書肆裏抄書的,只要花錢買紙就成,還有買回去一本,一整個學堂相互傳看的。

總之是沒能賺到多少銀錢。

做教輔這條路子是走不通了,在蝗蟲這件事情上,魏時看到的是泱泱大國對於美食的追求和包容,蝗蟲的價錢在秋末的時候就已經上漲了,今年初春的價格更高,當然了,隨著春天的步伐走近,蝗蟲的價格勢必會降下來的。

可單從這一件事情上就能證明,大靖朝並不缺吃貨,而且也不缺舍得花銀子的吃貨。

這好說呀,夫人帶過來的廚子水平夠高,讓他腦子裏對一些美食的記憶得以復現出來。

什麽涼糕、涼皮、冰皮月團、鴨脖、鳳爪……等天氣再熱一些,還能做各種口味的冰棍出來,這東西跟冰碗可不是一個概念。

唯一讓人覺得可惜的就是現在還沒有辣椒,能夠嘗到辣味的也就是像胡椒、蔥、芥、姜這些東西了,如果有辣椒的話,百種美食都不帶重樣的。

魏時打算開一家小酒樓,經營方面暫時交給夫人,他負責提供各種新奇美食想法。

不過,這事兒急不得,得慢慢張羅,怎麽著也得先準備上十幾樣新奇的菜吧,爭取一炮打響,府裏頭的大廚也得要篩選出幾個來,再多培養幾個幫廚。

最重要的是,這事兒得跟夫人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