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一更

蝗蟲來臨的時候,夫人和兒子都還在睡午覺,一覺醒來才知道蝗蟲過境的事情。

院子裏的變化雖然有些大,但是有下人收拾著,倒還不算可怕。

姨娘才是被嚇著的那個。

“怎麽突然一下子冒出來這麽多蝗蟲,今年怕是個災年,還好你們已經從外邊回來了,府裏頭要多備些糧食,沒事兒千萬別出城,可別像往年一樣去莊子上打獵。”

一想到那黑壓壓的蝗蟲,白姨娘心裏頭就發怵。

她活了這麽大,還是頭一次經歷這陣仗,餓極了眼的人什麽都能做得出來,京城遭了蝗蟲,周邊怕是也落不下,還是少出城為好。

魏時安撫性地拍了拍姨娘的後背,這麽一說,他也有些後怕,如果祖母去世推遲幾個月的話,這會兒他跟妻兒還是還在外頭呢,這樣的天災不至於讓他們沒命,怕的是人禍。

“姨娘放心,兒子都明白,朝廷儲備了那麽多的糧食,就算真的是災年,也出不了大的紕漏,京城戒備森嚴,就更出不了什麽事兒了。”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還是警醒些為好,你也別每天都騎馬去衙門了,坐馬車去,到了時間再讓他們去接你,這樣除了車夫以外,還能再帶兩個下人。”

本來還挺嚴肅的,一聽這話,魏時就有些哭笑不得了,何至於此,這才哪到哪。

朝廷雖然已經派人灌溉農田、預防人禍了,可還沒到賑濟災民的時候,由此可見,百姓也還沒有到餓肚子的程度。

人只要有吃的,一般就不會鋌而走險。

不過就像姨娘說的,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作為家裏的頂梁柱,魏時還挺珍惜自個兒這條小命的,他要是沒了,留下這些老弱婦孺,可怎麽存活。

蝗蟲的速度要比人快得多,在京城肆虐了一番的蝗蟲,全都跑到北邊去了,而南面的信件才陸陸續續傳過來。

蝗蟲過境,遭到侵擾的地方要比想象中的大得多,旱災區大部分都被光顧過了,而旱災區之外,還有兩府受到了襲擾。

這些蝗蟲並非來自一地,而是從多個地方冒出來的,時間相差不多,最終匯成了好幾股。

從京城往北的只是其中一股,而在南邊,還有兩股大的蝗蟲,正在啃食所有能吃的東西。

各地的官員都已經采取了相應的措施,衙役都跑到大街上去拍打蝗蟲了,對蝗蟲恨之入骨的百姓,也都沒閑著,盡可能的去驅趕這些東西。

但是蝗蟲的數量實在太多了,繁殖速度又特別快,而且百姓對於蝗蟲,大部分都是盡量將其驅趕出自己的領地,很少有人願意費更多的功夫將其殺死。

數量多、繁殖快、速度又快,把能吃的東西吃完了就換地方,也難怪南方諸府都拿這些蝗蟲沒辦法。

受旱災影響的只是大靖朝的一部分領土,可要是讓蝗蟲這麽吃下去,可就不是一部分的事情了,而且這玩意兒還不光只吃糧食,草皮吃、稻草吃、樹皮都吃。

放任下去的話,百姓不光是今年收不到糧食,取暖住房都成問題,而且還會影響到未來的生活。

朝廷的重點已經從灌溉農田轉移到了治理蝗蟲上,這玩意兒不是沒有天敵,雞鴨都能吃,甚至有的飛鳥也吃。

關鍵是現在根本就沒那麽多時間養一大批雞鴨出來,而且蝗蟲這東西行蹤不定,總不能讓大靖朝遍地都是雞鴨吧。

關鍵還得在人上,大靖朝遍地都是人。

光靠衙役是不行的,還得是把百姓組織起來。

朝廷在這方面還是挺大方的,京城這邊很快就張布了告示,一百只蝗蟲的屍體可換一文錢。

而被送過來的蝗蟲屍體則被集中燒掉。

其余各地也都張布了告示,獎勵措施不同,這也是因地制宜,富庶程度不同,同樣是一文錢,代表的意義也是不一樣的。

轟轟烈烈的除蝗運動,很快就在整個大靖朝形成了一股熱潮,參與者男女老少都有,尤其是被蝗蟲肆虐過的地區,莊稼都已經被毀了,沒了秋收,也就沒了收入,有精力也有必要投入的捉蝗蟲的運動當中去,畢竟這可是能換銀錢的。

而蝗蟲的處理,一開始是集中焚燒,後來則演變成了販賣,再後來朝廷就收不到蝗蟲了。

京城這邊一百只蝗蟲才給一文錢,其他地方的價格就更低了。

泱泱大國從來都少不了吃貨,令人恨之入骨的蝗蟲被搬上了餐桌,烤著吃、炸著吃、煮著吃、蒸著吃,竟還做出了花樣。

不少富裕人家直接出銀錢從百姓手中購買蝗蟲,價格也要更高一些,而且還有死活之分,活著的蝗蟲價格要更貴一點。

魏時兩口子尚在孝期,是不能夠吃葷腥的,這等佳肴自然也就跟他們沒關系。

不過就算是能吃,魏時也接受不了這個,他在吃食上一般沒什麽講究,動物的內臟也都敢吃,蝗蟲這玩意兒它實在是下不了口,哪怕被炸了以後,已經面目全非了,可也知道這是蝗蟲,魏時腦子裏全是那天在衙門裏頭拍蝗蟲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