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一更(第3/3頁)

功課布置的多,體力要跟得上,這吃食自然也得供給上。

在這方面,國子監還是很闊綽的,每日送到魏時這邊的飯菜,跟劉鈺和曹安那邊的家才是一模一樣的,連菜單都沒換。

劉鈺和曹安素來都是自己點菜吃,那菜單自然也都是自己安排的,食堂居然直接照搬了這菜單,有點偷懶嫌疑的同時,也不得不讓人嘆一句財大氣粗了。

要知道劉鈺和曹安這倆人吃東西可是相當挑剔,貴的、鮮的、稀罕的、精巧的,這菜單上的食材都不怎麽便宜。

跟魏時一塊在先生們那裏吃小灶的兩個人,貌似也是這份菜單。

因為不住在一個院子,又不在同一個教室上課的緣故,被重點教授的三個人,交情還是挺一般般的,也就是偶爾才會聊幾句。

魏時是年紀最小的,只有十六歲,但卻是對被先生們看中的學生。

洪瑞是最年長的,今年已經二十五歲了,據說連孩子都有兩個。

紀風錦是三個人裏唯一沒有娶妻的,而且也沒有定親,今年十九歲,不過也確實不用著急,就算是等到兩年後的會試,那也才二十歲。

這年代,男子跟女子不同,男子耽擱多少歲都沒事兒,五六十了也照樣娶妻,不過能不能生孩子那就兩說了。

女子就不一樣了,世人包括女子自己,都對女子頗為苛刻,像劉楓,十八定親,十九歲成親,中間跨了個年,就已經屬於極為大齡的女子了。

耽擱到這會兒,有她自己名聲的緣故,也有她自己挑剔的緣故,當然了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挑來挑去,年齡也越來越大了,能挑的人連之前都不如了,那就更不想將就了。

年齡大有時候對女子來說,就是原罪,有那倒黴的,接連守孝,誤了花期,明明德行品貌都沒有差錯,可就因為年齡,只能低嫁,或是嫁給鰥夫,給人家做繼室。

碰到魏時,可以說是非常幸運了。

魏時也屬於幸運的那一個,既絕了李家那邊的念想,也娶了一個能夠立的起來的夫人。

就他家裏的情況,真要是個嬌嬌弱弱的小姑娘,怕是一聽說這些事兒就要望而卻步了,更別說把這些事情撐起來了。

而且,就算名下有些產業,有處宅子住著,但是跟這些官家小姐們比起來,尤其是跟他夫人比起來,魏時也覺得自己是真窮。

當然了,要是跟國子監的同窗的比起來,魏時就算是中間水平的了。

在一塊吃‘小灶’的三個人裏頭也是如此,這一點從用的筆墨上都能看出來。

別以為國子監有統一的衣服和鞋子,就看不出貧富差距了,筆墨紙硯、玉佩發簪、荷包發帶,那都是不一樣的。

原諒魏時也是俗人一個,即便不刻意,也能發現這些事情。

不過因為從來不參加文會的緣故,身邊又常常跟著劉鈺和曹安這兩個權貴子弟,魏時甚少能聽人家說八卦。

所以對於這些同窗,他認識歸認識,出自哪一家的,背後有什麽倚仗,就全然不清楚了。

不像他這些同窗們,對他的事情很是清楚,不管是在柳州城做知州的大伯,還是他的老師沈舟,還是他跟劉家的婚事,這些都知道,碰面說話的時候,不免帶出來一二。

這種別人對你了如指掌,你自個兒卻一無所知的感覺,魏時差不多已經習慣了,之前在燕縣、在柳州城也差不多是這樣。

不過,等日後入了仕途,大概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