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第2/3頁)

饅頭、豬肉幹,再加上熱水,總比幹巴巴的糕點強,不過聞一聞隔壁傳過來的炒菜香,魏時竟覺得自個兒有些心酸。

這人就是怕對比,豬肉幹再好,每天吃也就這樣了,更何況它壓根兒就比不過剛出鍋的炒菜,更別提火鍋、烤肉之類的了。

住在這個院子裏,還真真是應了古人那句話,‘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身……’

魏時從兩個舍友在一處院子裏整整住了半年,那篇治水的文章都已經寫出來了,可三個人連句話都沒說過。

不過,兩邊兒都不強求就是了,見了面就互相裝作看不見的樣子,不見面的時候,不管是飯菜的香氣,還是朗朗的讀書聲,倒是沒法忽視。

“我還以為你這篇文章交不上來了呢。”沈舟含笑道,都已經過去半年了,他這個世侄往府上來了也得有四五趟,治水相關的問題倒是問了不少,可這文章他還是頭一次見。

“治水牽扯到的知識頗多,一時半會兒,晚輩實在是寫不出來,如今呈上來的這一篇,可能裏面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魏時苦笑道。

黃河的治理,這命題實在是太大了,再加上沒有系統的學習過,想寫出一篇策問來,實在是太難了。

呈上去的這篇,已經修改過很多次了,以他現在的水準也就是這樣了,可其中的問題必然不少。

沈舟知道魏時在治水上是什麽水平,很多問題都是他親自解答過的,能把策問寫成這樣,雖然還存在一些問題,但是看得出來著實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

他剛剛接觸治水的時候,別說是半年了,便是一年半載,也到不了這個水平。

“你可知道,我為什麽給你布置這篇策問?”

“應該是為了考察晚輩的求學之心吧?”這問題魏時早就想過。

沈伯父出一篇他當時不太可能寫得出來的策問,總不可能是刻意刁難他,最為合情合理的理由便是考察他的求學之心了。

“你說的倒也不錯,不過這只是其一,這其二嘛,老夫在工部為官多年,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治水上,比起科舉,老夫覺得還是在治水上更適合為人師。”

這話的深意可就大了,‘為人師’是他想的那個意思嗎。

甭管是不是魏時自作多情,但這麽好的機會放在眼前,不趕緊抓住,順杆兒往上爬,那肯定是睡迷糊了。

不過昨晚,魏時一夜好眠無夢,此刻頭腦清醒的很。

“晚輩這半年來,雖然對治水沒琢磨出來太多的門道,但勉強也算是入了門,對此事不缺乏興趣,而且晚輩也想像伯父一樣,做一個踏踏實實做實事的官。”

魏時沒說謊,這確實是他心中所想,入仕之後,他就算是完成了十歲那年定的目標,也算是從困境當中擺脫出來了,無所謂做什麽官,無所謂做什麽大官。

就想踏踏實實做點實事,不拘是外放做知縣,勤政愛民,造福一方百姓,還是像沈伯父這樣,入六部做官,把一項技術,或者說是學問,做到精之又精,並且付諸於實踐。

一個踏踏實實做實事的官,沈舟暗自點頭,倒是也合了他這個世侄的性子。

跟他的理念雖不完全相同,可也殊途同歸。

“晚輩仰慕伯父許久,這半年來,更是為伯父的才學品性所折服。”魏時深深的拜下去,“不知晚輩可有榮幸能追隨伯父進學。”

順杆往上爬到這種程度,魏時忍不住有些面皮發熱,要不是怕此時下跪有逼迫之嫌,他都想立刻跪下磕頭全了這拜師禮。

莫說什麽‘男兒膝下有黃金’的話,除卻龍子鳳孫之外,這年頭誰拜師不需要雙膝下跪呀。

本以為是個面皮兒薄的,沒成想……也好,大丈夫能屈能伸,他最怕的便是魏時自幼生活在那般境地下,自尊心過強,須知,過剛則折。

“老夫當日給你出那篇策問,便存了考教的心思,如今看你呈上來的這篇文章,算是過了這關。”沈舟抿了抿唇,“你可願意拜老夫為師?”

哪兒能不願意,魏時廢話不多說,膝蓋利利索索的就下去了,行雲流水般的行完了這拜師禮,這才擡起頭來。

“學生拜見老師。”

這利索勁兒,沈舟一邊笑著,一邊從匣子裏拿出早就準備好的玉佩,“見面禮給過了,這是拜師禮。”

魏時對玉佩沒有研究,不過長者所賜,象征意義遠大於它的價值。

“應該是學生準備拜師禮才對。”話雖這麽說著,可這玉佩卻是毫不含糊的接過來了。

這可是老師給的,怎麽瞧怎麽覺得好看,顏色大氣,造型古樸,一看就頗有深意。

“你的拜師禮不著急,等下個月初六吧,那天是個好日子。”

這話魏時哪還有不明白的,拜師從來都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如今他雖行了禮,師徒兩個人把這名義給定下來了,可是於世人而言,必須得挑個好日子,請上見證了賓客,鄭重而且隆重的舉行拜師禮。